2007年4月1日 星期日

學習決策模式

人生充滿許多決策,不僅是商業上要做決策,個人行為隨時也得做決策,學習決策模式有其必要性。

一個多月前和台大國貿系的朋友去逛國際書展,他推薦看《決策聖經》,號稱商學院必看的經典書,全書收錄14篇論文。從浩然借回來後,我耐著性子看完第一篇,完全不懂。接著我想到我不該試著思考商學院的學生怎麼思考,以我的條件來說,應該要用理工人的角度思考商學,這樣才有我的思考價值,不然只是從頭花大量的時間培養出商學院學生的能力,我不是專讀商學的,再怎麼花時間也達不到他們的水準。

抱著這樣的心態又讀了第二、三篇,還是看不懂,於是我把書還回圖書館。打電話問我朋友,這本書是什麼回事啊,對方回答:「你不覺得條列分明,分析得很清楚嗎?好吧,其實我讀起來也滿吃力的。」我只能說,從理工人的標準來看,我不能接受這算條列分明,雖然有分項,但難以理解。似乎每次讀到理科外的科學都有這種感覺,一來也是非理科的本質較為複雜,資訊混亂不清。

剛才看到這篇《有效的決策》,容易懂多了,大師不愧為大師,可以用很實務的方式描述理論。不過我想等遇到實例時,再回頭依這篇說的方式走一遍,成效會比現在細讀更多。

摘要心得:

  • 區分一般性和特殊性:用三維座標容易理解,X軸為人、Y軸為問題出現次數、Z軸為時間,XY平面上的水平線和垂直線都表示一般化;孤立的點為特殊化,但要區分是否在時間軸上仍是孤立點(預測未來)。一般性問題要參考舊例,特殊性問題要拋棄包袱。
  • 定義問題。
  • 定出邊界條件,決定正確決策的範圍,不要先以可接受的角度選擇,這樣失去界定邊界的意義。
  • 沒有行動的決策只是構想,要考慮具體實現方式:人、時、事、地等。
  • 循序漸進改善決策(iterative evolution)。
  • 要踏入第一線了解實況,和現實脫節做不出有效的決策。

ps

備忘原文出處,萬一link失效了還可以去出處找。

《有效的決策》:作者:彼得 杜拉克,原刊载于《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67 年 1-2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