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30日 星期四

小駱駝的故事

從小,小駱駝就喜歡胡思亂想,曾經想到出生前存在何處,而在黑夜裡害怕;曾經把浴室瓶罐亂混,調出沒幾天就發臭的謎樣液體。

小學時,小駱駝注意到的,只有數學和國文不能並存這件怪事,這兩科總是不能一起考滿分。

國中時,每年都參加數學科展的小駱駝,面臨要打混一輩子,還是努力一輩子的二擇問題,換成一般人的問題,就是要唸文組還是理組。小駱駝最後選當英文老師,因為被學生問倒時,只要回答”這是口語用法”就好。小駱駝的父母為此抉擇感到高興,至少他們的孩子不用爆肝換錢。

有資格參加數理資優班徵試的小駱駝,就這樣選擇文組而進了高中。原本只想學怎麼灌Windows好方便打Game,卻在高中社團裡遇到怪人學長和沒正常到那去的同學。高一下,小駱駝決定非資工系不讀。

高中頻頻參加程設競賽和資訊科展的小駱駝,總輸得一踏糊塗,單純覺得好玩而和同伴亂試一通,卻誤打誤撞培養出不錯基礎,大學順利進入資工系。在大學見到高中苦尋不著的資源,小駱駝瘋狂的選課,以修遍資工的課為目標,偶而參加競賽,動機不怎麼崇高,只是想賺獎金罷了,不過成效不太理想。

研究所順利地繼續在資工就讀,小駱駝掌握到大學渴望的悠閒時間。掌握到資源和時間,長久以來的夢想,終於到了實現的時刻,小駱駝卻失去最原始的熱情,看起來就像十點播的肥皂劇一樣滑稽,可是實情就是這麼滑稽。

小駱駝不斷地問過去的自己,你的熱情到底在那?要怎麼把它們找回來?在某天的閒談裡,對照過去、再過去、活在不同年度同一天的自己,小駱駝終於正視到過去他是多麼渴望資源,而今他到手了;過去他是多麼渴望時間,而今也到手了,他正站在眾多時空裡,最有資格被羨慕的位置,卻成天耍廢無病呻吟。

這回,真的該醒過來,全力衝一發了。

台北,skype通話記

今天打工的老師打電話來,發現有個功能溝通上出問題,造成我以為東西早寫好了,老師卻覺得東西沒寫好,拖很久了。

下午有課有meeting,晚上回家後和BlueCat用skype討論怎麼改,弄了一陣子,後來又用MSN(當然,不是我的)找學弟協助修他的部份,總算弄一個段落了。

中途還和K男、豬仔小聊一下,這種感覺滿妙的,好像大家像還住在八舍一樣,只是換寢室成員而已。

透過網路電話,比用手機適合多人談話,兩批人用兩枝麥克風,就能串起連繫。不管人在瑞典、台北、新竹,談起話來都沒分別,朋友們就像住在隔壁一樣,好像隨時都能呼朋引伴,真好。

PS.打這篇文章的同時,我正和老媽透過skype聊天。

2006年11月29日 星期三

不是對工作沒有熱情,而是把熱情放在生活上!

今天碰巧遇到bc,小聊了一下,和bc聊天的好處是切入話題迅速,就像互相報告一樣簡單,”最近有什麼有趣的事嗎?”,”blah blah”。

中途不小心轉到老話題,找有興趣的工作,活出自己的熱情,向來自認活得跟廢人一樣的bc,認為很難找有興趣的工作,乾脆不去找,找高薪的工作還實在點,這回忽然冒出絕世明言:

不是對工作沒有熱情,而是把熱情放在生活上!

一週有168小時,扣去睡覺和工作的40小時,大部份的時間是生活啊!所以要用40小時賺多點錢,好讓剩下的生活能更有熱情。

相對於下午和超有熱情的John meeting,晚上這個小聊,挺有意思的。

有熱情的人能做的工作少,但他們會積極的找出所愛,燃燒般地實踐;至於把熱情放在生活上的人(不是沒熱情工作的人哦!),容忍度高,適應力強,能做的工作多。最慘的是只想做有興趣的工作,但又沒熱情尋找所愛,只好半死不活地轉來轉去,呃...就是在說我啦,還在掙扎中。

2006年11月28日 星期二

台灣十年教改.芬蘭頂尖教育

天下雜誌的節目裡追蹤了5位不同背景的人,十年前想當什麼,十年後的結果,他們的年齡和我相仿,看了有些感觸,看到補習愈來愈多,也很有感觸。我能做的,只有藉機會向小孩和家長解釋升學不是這麼死的,不過通常家長都將原因單純歸在聰明與努力這種簡單答案。

公共電視的節目從不同面象說明芬蘭教育的成功,包含硬體設施的圖書館,到生活教育多元的體制,家庭家育的習性,以及精神上老師的使命感和讓學生接受信仰,並指出台灣學者前往考察總將原因放在明顯的圖書館上,而這樣頂尖的結果,是全面結合的產物。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先從自己身邊做起,我的使命感只有這點動力而已。

冬季外套,出動!

自搞丟秋季外套後,終於等到這天,終於能穿冬季外套啦!

這樣等明年春天再考慮要不要買薄外套,省下一件事。不是嫌外套太花錢,而是懶得特地去買件外套,但外套又得自己挑才行。

大概是天氣變冷,今早又夢到小學同學,連完全忘記的人都出現,還連名帶姓的從記憶深層爬出來,醒來後做個名單確認,確保這些遺失的同學能在腦內暫存一陣子,可惜作夢沒有告知機制,無法協助搜尋失聯的朋友(預知夢!?)。另外發現沒夢見小時候喜歡的人,連一個念頭都沒出現,這不太合常理,懶得細想原因,做個記錄就好。

2006年11月27日 星期一

百人百觀

以前我相信真理是存在的,任何事都有一個最正確、最有道理的做法,漸漸的我發現表達能力再清楚,自己的說法再有道理,似乎也無法改變別人的看法,開始有些衝擊。

我以為是我的想法不夠正確,或對方是特例,對方不夠理性,無法講道理。但似乎並非如此,我愈來愈動搖,不存在最正確的事,我該遵循什麼?要怎麼和人共事?有爭執時要怎麼解決?這有點像古典學者認為世界是單純而有秩序的,查覺實情並非如此時,他們混亂了。

最後我發覺沒什麼最正確、最有道理的事,百人百觀,於是我不會硬把自己的想法套到別人身上,當別人和我抱怨誰的想法不合理,大家都如何,他偏偏不合群,即使我贊同大部份人的看法,卻不會像以前一樣,認為那個特立獨行的人有問題,想說服他。

道可道,非常道,許多想法經過時間的磨練後,雖然明白了,卻無法向別人說明,只能藉古人千錘百鍊的智慧來做個象徵。百人百觀,我無法說明了解之後能如何改善,也無法說明要如何轉換自己的想法,畢竟走到這步,自然覺得沒必要讓任何人接受百人百觀的看法,真是微妙的死結。

2006年11月26日 星期日

2006-11-26 Miscellaneous Information

想想我的應該算miscellanea,分類改為Miscellaneous Information,那misc裡的misc算是什麼啊 XD

Web

  • TamperData:firefox extension: ,觀察HTTP抓取Timeline,含圖表輸出,方便trace code(source: DK的TamperData )。

Illustrator

Misc

2006年11月25日 星期六

2003年9月,颱風前夕

對我這懶得旅遊的人來說,上篇大概是這輩子能看到最壯麗的景象吧,以此篇為引,半年前寫了些詩(修課加分用途 :P ),培根也回了一些,在這整理一下。事隔半年,感覺不同了,像看著舊文做拼貼。

2003年9月,颱風前夕(一版)

曙光乍現破大江,
晴空萬里彩雲現。
狂風掃殘天地物,
七色虹柱衝天端。

一版的氣勢太強,不知在強什麼,少了點韻味,時空的配置上有些不知所云,沒點明地點和時間的流動,於是有了二版。

2003年9月,颱風前夕(二版)

日光初現耀竹湖,
晴空轉瞬彩雲現。
狂風捲殘寰宇物,
七色虹柱開天端。

後兩句只有小修,感覺還是不夠,

颱風前夕,2003年9月於交大(三版)

日光初現耀竹湖,
水波相映彩雲間。
狂風捲殘寰宇物,
七色虹柱通天端。

貪多嚼不爛,三版的重心放在一二句,將焦點放在日光、彩雲、湖面三者一體的畫面。btw,”間端”二字,真是語意不明的好字啊!但也就浪費了兩字的空間。

颱風前夕,2003年9月於交大(最終版)

日光初現耀竹湖,
暈影相映雲水間。
狂風捲殘寰宇物,
七色虹柱通天端。

第二句剛完成時有種痛快感,希望意思不會太模糊。三版和最終版只差在第二句,今日回頭來看,各有各的好。

( 五言版 )

日出耀竹湖,
水映彩雲天。
狂風吞寰宇,
虹柱通天端。

五言版可不是七言的偷工版,兩首的含意略有不同。我發覺我很喜歡”天”和”雲”這二字,很難避掉重覆字的問題。

最後是培根看了上篇散文後寫出的版本:

颱風前夕

日光乍現破雲濤,
彩霞相映照湖遙,
虹橋橫跨天地限,
接來雨夜風蕭蕭。

培根的說明:

前兩句有對,然後單純描景色而已
第三句轉,故意寫很大,準備折第四句
第四句是真正寫出颱風前夕之意,另外相對於前面是較「冷」的場面
共三句有押,個人覺得比較順
然後還是比較喜歡前兩句平平,第三句轉,第四句和前面迥然不同的風格

2003.9.2 AM 5:30

( 寫於2003-09-02 )

2點多爬上床,3點多才睡著,5點多卻醒來,
肚子不怎麼舒服,站著休息一會兒,看到窗外的朝霞,粉紅色一片,
有種壯麗的感覺

忽然,興奮地往樓下衝,想從更好的位置,儘情地瀏覽這一切一切

那是一片粉紅帶點金黃的景色,浩然和女二,被朝霞染成淡淡的一片紅,
我不喜歡紅色系,更何況是粉紅,
但此情此景,我不由得地呆了,停住腳步,環顧四週,
我開始亂走,繞著八舍樓下,不知該前往何處

一個勁地往東邊衝去,我以為那裡可以看到更大的天空,
冷冰冰的樹林和建築物豎立在我面前,
我繼續狂奔,只因朝霞短暫

沿著環校道路,我到了竹湖,回頭一看,
沒想到竹湖也有這般風味,粉紅色漸漸淡去,
金黃色的厚雲,映照著湖面,狂風掃出一陣陣旳水波,
這才稱得上交大十三景

只可惜我不知該去那欣賞更棒的美景,
只能盲目地亂走

在工三研一之間的路,
只為看到更多景象,不停轉圈的我,
在北大門的方向,看見了聖光

那是聖潔般的金黃光束,想衝開雲層,朝我射來,
只可惜我不是畫家,再動人的畫面,也無法挽留

來到了科一頂樓,
期待越過樹林和建築物,看到更完美的天空

走出樓梯一望,
外面的天空將我吞沒,
渺小的我只能不斷吶喊著,
企圖渲洩澎漲的胸口

東北邊是一層層的厚雲,黃色的光從中穿出,
雖然不像稻浪”搖蕩若千頃波”,但那莊嚴的景色,
即使是阿里山的雲海也比不上

北邊是淡籃一片,下方有著一條白黃相間的地平線,
上面鋪著一層淡淡的白雲

西北邊是從未看過的景象,兩層雲之間,一道虹柱撐起了天地,
虹柱並不高,顏色卻很鮮明,平凡的我,呆了

如刃般的狂風,似乎在提醒我,這不是夢

只可惜我不是畫家,只能在那看著,看著,還是只能看著

南面厚厚的灰雲,似乎為了襯出旁邊的景色而存在

在風裡轉啊轉了好一陣子,
我走下樓

帶著平靜的心回八舍

走出科一,
我有種在RPG中發現秘寶的興奮感,
是的,在巧合的時機巧合的地點,
fcamel勇者成功了

踏著地面,看著天空平凡的景色,
剛才的奇景,一點也不真實

看到路人無所謂地在平地行走,
我暗地偷笑,如此奇景停在那等著,
可惜沒人知道,只有我找到祕寶…

途中,
我忽然奔了起來,
想把這景色留下來,想趕回寢室找相機,
只可惜我累了,回到寢室,倒頭就睡

當初離開寢室時,我就在想,
為什麼我沒有青梅竹馬住在隔壁的女朋友,
讓我能毫不猶豫地在清晨五點把她挖起來,
一同在這夢境起舞

這應該比她每天七點叫我起床一同上學有趣多吧?

2006年11月24日 星期五

助教專用:Demo時間登錄表

前言

這學期當助教,預計有四次demo,有感於大學時老是吐糟助教用紙筆登錄,自己當助教時當然要用網頁登錄,這是e化的時代啊!

雖說唸資工和寫網頁沒直接關聯,沒人說資工系助教一定要會寫網頁,不過與其用紙筆統計再輸入電腦,不如花些時間從根本解決,藉機練習前陣子看到的foreach tip,DB schema設計和網站實作都滿順的,愉快的經驗。

Requirement

  • 讓學生上網登錄demo時間
  • 資料庫有存學生名單,防止登錄不存在的學號
  • 管理介面:簡易管理員登入機制
  • 管理介面:設定demo時間範圍和每單位時間的人數
  • 管理介面:輸入學生名單
  • 管理介面:刪除登錄
  • 管理介面:自動補完未登錄的同學
  • 管理介面:下載時間表為excel檔

Limitation

  • demo範圍不能拆成多天,一天苦完比較痛快 T_T
  • 不能透過網頁介面安裝系統和清空資料,用phpMyAdmin比較快啦

Download

下載ta_demo_tool.tgz。下載解開後參照readme.txt使用。

Screenshots

ta_demo_tool_screenshot2



ta_demo_tool_screenshot

2006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君子不器

有時候看古文會有些感悟,不知道是硬把心得套上格言,還是格言帶給我新的認知?

比方之前的”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讓我想到最近的文字理解議題,”君子不器”讓我想到”教育的本質就是全部忘記後所留下的東西”,重要的不是學到的內容,而是學習的能力,使自己什麼事都能做,能快速地投入任何一個領域。

沒有詳細說明,光是一句”君子不器”,應該沒可能讓人明白讀碩士的目的,但已明白的人,或許會讚嘆孔子的智慧,這樣來說,這種濃縮的智慧結晶,是讓已懂的人自爽用,還是用來給快懂的人一個當頭棒喝?

過度解讀和延伸想法有種微妙的尺度在。

2006年11月22日 星期三

11-20 久石讓音樂會流水帳

看到cs超high的流水帳心得,也來效法一下。

早上和老師individual meeting,中午特地到浩然睡了一下,果然下午group meeting精神亦亦,meeting完處理一下DS TA的事,衝去和herbage大刁會合,再到清大和echo會合。

車上無聊亂翻herbage的書,發現旋文佑文法,echo說這本超有名的,可惜絕版了,大概翻了一下,似乎不錯的樣子,特別讚賞作者序提的”不求甚解”讀法。

到中正紀念堂和cs會合,在中正紀念堂吃完晚餐就去音樂會了,聽cs說我們2000元的位置,前排和旁邊都是2600的,算是賺到(?)了。其實從理性角度來看,沒有買到正中映前排位置($4000),去音樂會聽不如自己聽CD或看DVD,首先音質(相位)和視角絕沒有DVD好,再來聽搖滾樂至少還有很high的氣氛,但音樂會現場好像沒啥好處,嗯...可以看到正妹穿禮服嗎?

久石讓出場給我的第一印象滿有趣的,相當有喜感,笑容滿面,整場音樂會沒有說過一個字,但一舉一動透顯出很歡樂的氣息的。

我原本是滿期待過半的宮崎駿曲目,畢竟海報上只有印宮崎駿曲目啊,節目表(大刁買的,$200)上只有1/4是宮崎駿的,而且沒有天空之城(泣)。前兩首是「水之旅人」的曲子,沒特別印象,第三首是「風之谷的娜烏西卡」,這首曲子最讚的是第一次轉折時的豎琴獨奏,透過豎琴獨奏的轉折,久石讓第一次離開指揮台,坐下旁邊的鋼琴,由鋼琴的高音接續了主弦律,感動度上升,沒辦法,我還是對宮崎駿的電影配樂比較有感情。

第四首是「魔法公主」組曲,整場最動人的一首。將「魔法公主」的三首曲子組成一首,為了這首用上了大鼓,坐前排看應該會更有動感吧。本首的第三段自然用上了「もののけ姬」,人聲主弦律換成小提琴和鋼琴交替一主一輔,和herbage的想法一樣,我比較偏好大提琴,大提琴低沉的聲音搭上鋼琴的清亮的聲音,一定會更動人的(泣)。

第五首是「霍爾移動城保」的「Merry-Go-Around」,閉上眼睛細細地沉聽,享受加上疲累,在矇矓的樂聲中我好像睡著了(泣)。依腦內的補完迴響,這首是今天演出裡的第二喜愛(泣),音樂會結束後還不自覺地哼著1-2-3,1-2-3的弦律。

接著是中場休息,看到因「魔法公主」而淚流滿面的cs,還有因「Merry-Go-Around」提琴流水般的滑音被蓋過而小失望的echo。

下半場樂團沒出場,久石讓先連來三首鋼琴獨奏,依序是「神隱少女」的「あの夏へ」、「菊次郎的夏天」、2006新曲「Zai Jian」,久石讓的鋼琴演奏比較不能觸動我的心弦,還是弦樂重奏合上水晶音樂才是我的要害。

接著樂團出場,連來2006新曲四首,參照cs po的曲名為「Dawn of Asian」、「Hurly Burly」、「Monkey Forest」、「Asian Chrisis」,我滿喜歡中間兩首,可惜第一次聽,現在已忘了弦律為何。

再來是北野武的電影,「花火」配樂,很煽情的一首。再來應該是2006新曲還是北野武曲子,沒印象了,最後一首是北野武的電影配樂「Kid’s Return」,曲目單寫的電影介紹看起來就挺悲壯的樣子,整首曲子真的很悲壯,若要用”cs的意識流畫面投射”來描述的話,就像看到大雪紛飛的夜裡,一個男人的孤獨的背影靜靜地矗立著,周圍則是被數十名混混圍著,混混們手裡拿著武器,但穿著單薄衣裳的男人,兩手空空地、高傲地背對著他們,雪,依然飄著。感覺這首應該能再更有力量些,更用力的憾動人心,但就在這種少了一點,還能推向更高潮的情況下結束了這曲。

我覺得久石讓許多曲子,包含今天的演奏都給我這樣的感覺,像還有更多爆炸出來的可能性,但就是少了些什麼地結束,讓人心情激盪到胸前,卻沒盡興地引爆它,滿足感稍微不足了點。

演奏結束,中間兩位觀眾馬上超high地起立鼓掌,鼓了一陣子後大家也跟著站起來鼓掌,照台灣音樂會的慣例,讓久石讓出來encore了兩次,分別是不知名的曲子和「龍貓」組曲,沒有人把安可曲打在海報的啦。

「龍貓」組曲超有趣的,大提琴的主弦律真是殺死我了,這首和我睡夢中聽的「Merry-Go-Around」是不同風格的精采,可惜還是沒等到「天空之城」。

兩次安可曲結束後,久石讓請樂團先離席,致謝多次後也離場,大家還是熱情的鼓掌,鼓到手都痛了起來,忽然發起了”安可!安可!”的呼聲,節奏快而一致,全場high到最高點,在我回過神時,我已忘情地大喊了數聲”安可!安可!”,眼看觀眾席門要開了,燈要亮了,久石讓又回來了!一個人回來,看來是真的沒準備多的曲目了,工作人員再趕緊關燈關門。

久石讓走到鋼琴前坐好,雙手一展,把樂譜拿起來起身準備要走,大家笑著大叫了聲”喂!”,久石讓笑笑地回過身,把樂譜放到旁邊,又坐回鋼琴,這一個小插曲再度顯現久石讓自然流漏出的喜感。最後一首安可曲,彈的是「魔法公主」的「へシタカとサン」,結束後大家仍然熱情的鼓掌,結束了今天的音樂會。

2006年11月20日 星期一

答案是什麼並不重要

每次迷惘寫著青春記事時,通常以莫名的爽快告終,回過頭看,還是沒有答案嘛。

剛才在bbs個版上寫了串”失衡”的文章,看了alsuka的回言,再回篇文章,又有種說不出的爽快感。

或許這正是我如此喜愛蜂蜜與四葉草(Honey & Clover)的原因,我喜歡竹本那種沒來由的自行車之旅,沒有答案,答案不存在也好。

這就是青春啊...

別忘了感動的瞬間所下的決心

一再看過去的事是浪費時間,一個目標明確有很多事待做的人更不該如此。

隨著歳月增長,目標隨之明確,熱情卻隨之飄散,我常回頭問那個衝勁十足的camel,你明明什麼目標都沒有,為什麼這麼有活力?他笑了笑,卻無法回答我,我只好從他的片段墨跡裡,補捉遺失的碎片,至少,他是唯一能回答我問題的人。

愈是和他談話,愈是感到陌生,不知在那個時間點上,camel已一分為二,我明白他說出標題這句話時,是給我最後的警訊,只是,現在的我,連感動的瞬間都沒有,更談不上記住當下的決心,清析勾勒出的未來,對我來說很陌生,我不明白為什麼未來要朝此邁進,又明白確實應該如此,這確實是我最喜愛的未來。

大四的最後,我留給自己下面這段話,做為漫長奮鬥的開始,我已不明白我在猶豫什麼,為何仍在原地踏步?

「這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有它的標價。」一位長者伸出他的指頭在周圍畫了一週。
「每個人都要犧牲些什麼東西來換取他們想要的。」他塞給了我一顆原石。
「你認為你會付出多少代價將這顆原石磨成鑰匙呢?」
「記住,不管你現在付出多少,都是有限的。但是打開大門後的世界,卻充滿著無限。」

接著,他還給我一張地圖,告訴我怎麼走,順便笑了一笑,沒有幾個人能打開那扇門,不過他還順便告訴我一些小道消息,例如哪邊有鱷魚不要走,免得被吃掉,哪邊有陷阱,不要掉下去。揮一揮手,他就不見了。

好吧,我跟你說我的感覺好了,這就像一個NBA從來沒幹過什麼名堂的隊伍突然被獲邀參加季後賽,他們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好好打球。

如果 … 一天各花一小時彈琴,讀日文、英文,就能讓你打開夢想的大門,
還需要猶豫什麼呢?

- 改自豆叔叔的床邊小故事 

2006-11-20 Information Flow

Research

  • 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書單:視需求挑幾本抓概念吧,現在覺得很多講方法的書直接看別人的心得或從目錄抓有興趣的快速讀讀就好,重點在掌握到一個概念後的立即執行。
  • 論文改錯舉隅:字詞及摘要:abstract是完整的個體,寫時假設讀者不看其它部份就能了解。

web

  • searchmash:搜完後右邊有一串問題,強調feedback training,詳細介紹參閱這裡。附帶一提,GSeeker有不少Google相關的好文章,有興趣了解Google的人可以看看。

Software Engineering

  • ThoughtWork:軟工大師Martin Fowler創立的公司,做Architect的工作?

Health

2006年11月18日 星期六

找指導老師心得 - 現況版

“As time goes by, people change”,這裡補充一些新考量和case study,case study裡沒提名提姓,如果當事者覺得”大家都知道,這根本在說我啊”,通知我一聲,我把它拿掉。

新考量

  • 老師的名氣:如果要出國唸博士,重要的是推薦信和paper,這兩者都和老師的名氣有相當直接關係。
  • 和老師的共事方式:lab成員多或老師雜務多(行政或賺錢),大概很少有機會和老師meeting。另外老師不見得能教你什麼,要想清楚自己和老師共事的方式。
  • lab的成員和雜務:若成員夠強,雜務會少,老師不會注意大家負擔是否平均,若同伴的回應速度比你慢、做事品質比你差,你大概沒有時間做研究,一直在做雜事。有機會帶個團隊做事,就會明白為何如此不合理。

Case Study

每行表示一種類型的人,這不是亂掰的,都是認識的,不見得是交大的。

  • 想做研究、想和老師直接討論,有開公司的老師先劃掉,溝通能力差的老師先劃掉。
  • 想畢業後立即進入一線賺錢,先選網路,再選名氣大年資大的老師。
  • 想加強做事能力,選很操、要coding之類的。
  • 選好特定領域 -> 特定老師,去有這領域的學校找該老師談。
  • 因成員整體程度不佳或合作夥伴不佳而很累。
  • lab雜事過多而沒時間做研究。
  • lab由博班學長管,但博班學長有些問題,老師不清楚。
  • 老師和自己特性不合而過得很累:
    • 老師想法很多,但自己較沒主見,一直跟著轉來轉去。
    • 老師經驗不足,讓自己覺得學不到東西。
    • 老師無法溝通,雙方認知差異過大而破局。

找指導老師心得 (找人生方向心得?)

又到了找指導老師的時期,如何找指導老師真是個大哉問,可以參閱sltsao老師的研究生的學習與訓練,這裡也分享我去年的心得。


( 寫於 2005-12-07 )

看到一些人在個版po找指導老師的事,我也來一發吧

當檯面上幾乎沒有參考資訊時,隨便出來一個消息可能會有不好的影響,我不希望自己的想法影響別人太多,只想讓自己的經驗當做一個參考

我不喜歡泛泛之論,我都是直接表達我最主要的想法,從中一定能找出它的反論,但若每個選項都來正反方討論,文章就會過冗

人生要為興趣而活

上大學前就覺得我對CS裡許多領域很有興趣,加上保守的個性,我覺得沒有深入了解的話,我不敢試個兩年 結果修了15門選修課後,我還是不知道我的興趣在那,加上我認為碩士領域會影響博士領域,使我對選領域的事變得更迷惘

John說,我的興趣在更上層的地方,是思考本身,不用擔心非AI不可,只要認真研究,都可以找出自己興趣

加上自己修EC以及看祖佑修DM的感覺,修課會給做研究一種誤導,如果老師教課時只想讓你了解這個”工具”如何幫助你做研究,可能會誤以為這個領域只是工具,沒有學問

也就是說,老師的授課想法,會影響到學生對這領域的初步認識 ( 看看我們這屆,想做硬的人較少,我猜和失敗的實驗課有關,是種”誤導”吧 )

於是問題變了,我不只連自己的興趣是什麼都不知道,連問題是什麼,什麼能夠參考都搞不清楚了

加上另一個現實問題,找到了最有興趣的領域又如何,這個環境是有許多坑等你跳,不是你想要的坑就會有

指導老師最重要

找老師的過程裡,我一開始鎖定三位老師,先各別找三間實驗室的學長談,再各別和老師談一次,若能參加實驗室的meeting也去參觀看看

這中間變化滿大的,三位老師都曾是我想去的第一志願 ( 但想去的念頭還沒高過”簽啦!”的門檻 XD )

在找老師的過程,我的考量是
1. 指導老師的為人以及能力
2. 實驗室的研究方向 (和興趣合嗎?)
3. 實驗室的同儕

原本我覺得實驗室的同儕很重要,環境的影響很大,但覺得前兩項都搞不定了,相較之下第三項沒這麼重要了

101董市長陳敏薰說過一個做選擇的做法還不錯,供大家參考,當每個選項都很好時,先看看那個是可以補救的,如果可以補救,就先將它劃掉

所以如果實驗室同儕不夠好,為什麼我不能多和其它實驗室的朋友聊聊? 但老師不好或興趣不合就沒救了

和許多同學徹夜話談整理自己的想法後,三位變成兩位,我再各別和兩位老師談第二次,看能不能討論出新東西,結果就做了選擇

台大,交大?

我原本就沒考慮台大,那時是因為嫌找老師麻煩,加上住學校較方便(我是台北人),後來則是因為找老師的問題,一方面還是嫌麻煩,另一方面是我在交大已找到選擇,如果交大真的找不出選擇,我就會去台大試試,如前面所說,我的第一考量是領域和老師,所以我沒有比較台大和交大的環境如何

但若考量的指標包含其它事物,或許要將學校列入考量

沒有前提,就沒有答案

這句話在這個處境下真是超有道理的,各種想法都有,也各自有它們的考量,如果找不到自己選擇的指標,聽再多意見也沒用

所以我在這篇裡列出我關心的指標和我思考及行動的過程,到頭來還是搞清楚自己最重要

當然搞清楚自己是很玄的一件事,反正弄到自己覺得可以做決定就好啦,如何在勇氣和慎重中找到平衡點,是每個人自己的功課了

人生的方向?

在找老師的過程裡,因為兩年的抉擇影響很大,間接地迫使自己思考人生的方向

這中間有許多議題使我愈來愈混淆,最後我決定了各項指標,然後以此做出決定

指標和找老師的過程是相輔相成的,並不是 “弄清楚指標” imply “明確的找到老師”,也可能在比較老師時我才弄清楚自己的指標

這中間的考量有
1. 是否要唸博士? -> 碩士的領域是否很重要? 會不會影響博士的選擇
原本覺得很重要,後來又覺得不太重要,理由是什麼…我現在還是不清楚

2. 是否要為興趣而活? -> 我的興趣是什麼?
為興趣而活是否意味著我無法做沒興趣的事 -> 抗壓性不足?當我問John人是否要為興趣而活時,John想都沒想立刻豪邁地回答”Of course”,他從來沒想過不為興趣要怎麼活

這個瞬間,我就確信我要為興趣而活了

我母親是個很厲害的人,各種不同的工作都做過而且都做得很好,她在做事的特質就如同其他成功人士一般,反過來說我覺得我在這方面的修養是0,我認為這是抗壓性不足,是需要克服的弱點,有時候懷疑我真的是為興趣而活嗎? 還是一種逃避?

現階段我決定為興趣而活,並適當地接受沒興趣的事並找出其中的價值

3. Science or Engineer
考量興趣的同時,也得考量能力

我不清楚自己的興趣偏science還是偏engineer,也不清楚自己的能力在那一邊較適合,後來和DK學長聊後,雖然我的想法和學長不同,但我決定先朝偏Science一點的方向試試

二指擒蚊

剛才覺得頸後有點養,伸手往後一抓,雙指好像夾到什麼東西,正想該不會把蚊子夾死了,往罐子一扔,結果蚊子馬上飛起來,幸好之前保有一絲懷疑,在罐子底部放手,來得及蓋上蓋子,抓到這隻靈敏的對手。

最近抓蚊子真是愈抓愈順,沒辦法,練功的對象太多了。

抓蚊子這麼多年,二指神功還是頭一遭,值得紀念。

思考和語言的本質:應用篇(嘴炮篇)

上篇後,忽然冒出一些想法,本篇是思考和語言的本質以及思考和語言的本質 - 2

  • 語言學習:讀寫並進,聽說並進。
  • 溝通應用:不是去理解對方在說什麼,而是猜對方在說什麼。
  • 工作應用:用老闆會怎麼想來解決問題。
  • 人際相處:從別人的角度思考,自然能避免問題。

也許大家強烈質疑這些想法和那兩篇文章的關聯性,像看到第四台賣藥廣告般質疑效果和產品本身的關聯性,但我就是這麼聯想到的,大腦的構造是很神祕的。

2006年11月17日 星期五

學英文應當讀寫並進,聽說並進

之前寫了兩篇落落長的文章,思考和語言的本質以及思考和語言的本質 - 2,這個思考許久,卻無啥用的概念,今天終於應用上了。

或許大家覺得學英文本來就該讀寫並進,聽說並進,不過呆笨的我本來不這麼想,反而覺得依學習門檻來看,是reading < listening < writing < speaking,先專攻reading才有效益,結果確實不錯,只是到一定程度後就停滯不前,後來轉念想專攻listening,成果還不得而知。

但把那兩篇落落長的概念類推到學英文上,很明顯的reading和writing要同時練,由適量的writing建立起英文思路,自然能加強reading能力,大量閱讀還不如適量寫作和閱讀有效益,可惜多年前我沒想通這點。

舉例來說,我常看不懂複雜的英文句,但看中文翻譯後再回頭看,馬上就能看懂,原本以為是斷句能力不足,但斷句能力和理解能力根本是一體兩面,沒有加強斷句能力這種玩意兒。正確來看,是我無法想到每個詞在這句裡的運用,一兩個詞的第一印象錯了,就無法組出正確的句意,文法充其量只是輔助猜測詞意用的。

fhcc老說我習慣用複雜的方法解決簡單的事,這也算種個人特色了。

名片

最近因打工的關係,拿到自己的名片。

像看著陌生人的名片一般,看著自己的名片,上面完全沒有fcamel或camel的字樣,這個已很熟悉的名字。更糟的是email第一個字被印成大寫,變成錯誤的email address,嗯...厚厚的兩疊,印著陌生人的錯誤email address,想開玩笑地亂發都不知要怎麼下手。

”你好,這是我的名片,雖然上面的名字和我不太熟,email也印錯了...如果你照這位置寄是找不到我的,但真的是我的名片哦。”

名片,多麼不可思議的東西啊。

btw,我不在意網路和現實的雙重身份議題,因為他們是同一人,至少我自己這麼認為啦,甚至有點病態地持續突破自己心防,讓自己隨時隨地坦率地活著。不知不覺中,還真的變成滿坦率的人,甚至不能理解為什麼這世界是如此的不便,忘記以前為何不能坦率,也因此和長輩相處特別辛苦,深怕不小心得罪人。Gene說我習慣講不好聽的話,想想確實如此,有兩種描述方式時,我總愛選難聽的那個,選好聽的話讓我不自在,覺得有點虛假。日久積習,連必須講好聽話時都不知從何下手。當下的目標是修正成不偏不倚,更準確的活出自己。

原本想隨意哈拉,結果變以人生觀做結,分類就變成blah life了 XD

FAQ:無法在firefox上用JavaScript的forms.submit()

一直不想學JavaScript的我,為了生存,為了更方便寫網頁,還是剛始用了,用的感覺是...真的很方便 T_T

Problem

下面這段code在IE上會自動換頁,但firefox不會,JavaScript錯誤訊息是document.forms.srfm has no properties :

<form name="sfrm" action="member.php" method="post"> </form>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document.sfrm.submit(); </script>

Solution

參閱javascript的forms.submit()一直無法在FF上使用,如果form內沒有submit button,firefox的submit會失效,補上submit就好了,若嫌換頁的一瞬間看到submit button很醜,可以用CSS隱藏它。

<form name="sfrm" action="member.php" method="post"> <input type='submit' style='display:none' /> </form>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document.sfrm.submit(); </script>

讓gvim in MS可以用Ctrl+c/v做copy & paste

source $VIMRUNTIME/mswin.vim
behave mswin

上面兩行有寫在 C:\Program Files\Vim\_vimrc 裡面,設了以後就能用Ctrl+c/v做copy/paste,但自己設了 C:\Documents and Settings\USER\_vimrc 後,就不會讀該檔,以致於無法用 Ctrl+c/v 來做 copy & paste。

原本VIM的的Ctrl+v是開啟visual block和輸入特殊字元用的(e.g. 換行字元),這時可用Ctrl+q代替。

雙重否定句

最近在bbs版上提到雙重否定句的問題,例如:

  • 句一:幸好我沒有因偷懶而不檢查學號是否存在
  • 句二:幸好我有檢查學號,沒有偷懶

句一想強調”偷懶”,語意和句二稍稍不同,但這個情況不需要強調”偷懶”,用句二直述比較明確。

語意明確一直都是我的目標,沒想太多雙重否定的含意,總覺得自己常寫出雙重否定句,改不過來,經朋友們分析,才注意到原因,雙重否定在語意上有它的美感在。

上網查了一下,對岸不少研究雙重否定的文章,比方「双重否定 」,其中「重新认识”双重否定”」提到廣意的雙重否定,”否1X,否2Y”也是雙重否定,google了”三重否定”、”四重否定”、”五重否定”,看來都是這種句型,像”無不利,無所不利”是三重否定句,這種錯開的多重否定句感覺洩了點,沒那麼有趣,像「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就變四重否定句了,這樣寫個N重否定都很容易,還是這種多重否定句比較有趣:”我不相信你不認為他不想去完成這不得不做的不光明事”。

我還沒找到漂亮的三重否定句(不是錯開型的),看來三重否定句相較於雙重否定句的難度,猶如三重之極限對於雙重之極限(二重の極み)的難度啊。

btw,google不到六重否定句,有興趣的人可以去占這個keyword。

2006年11月16日 星期四

思考和語言的本質 - 2

沒想到這類想法還會有續集,第一篇是”思考和語言的本質”

我認為人只能從自己的方向理解萬物,只能理解本來就理解的事,沒有人能傳授知識給自己,唯一能做的是,透過對方的描述,用自己的方式分析,再擴充至已知的分類裡。這段話用極端的方式描述,是想強調”理解”的含意,做些平衡的修飾會使我的想法失真更多,字面上不代表我的全意。

知道和理解的含意不同,退一步來說,知道只是記下文字,沒有理解沒有意義。

數學、英文、中文都是語言,特性是愈習慣用得愈熟練,思考也能更快,視情況用不同的語言才能最佳地表達出來。另有圖像式的思考,圖像式思考比任何一種語言都快,或許和人類視覺特性發達(相較於電腦極弱來說)有關,雖然無法證明,這應該是普遍默認的特性吧。

談話的過程就像腦內有個knowledge base,將裡面的元素組合對應到interface text,對方接受到interface text後再想辦法對應到腦內的knowledge base,口說談話來往很快,能及時修正方才的誤解,讀書卻是不同的情況。XXC知識的誤讀與發展提到誤讀造就創新發展,同樣的,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些是相似的概念,同樣一份文字,一份經作者千錘百鍊的結晶,在不同時空下解讀出多樣化的結果,如同小說要預留想像空間給讀者,冰山一角,學問亦是如此。

選擇性認知常造成誤讀,比方我認為思考就是無法傳遞,我看什麼文章都在找相關的概念,再放大片段來佐證我的想法(台灣媒體是這方面的高手)。但這些偏執放大的成果,有時卻形成創意。”沒有前提,沒有答案”則是反向運用,傳達知識者不先確認對方的情況,無法傳達出有用的知識。

思考無法傳遞,但可以經由自己的思考猜測別人的想法,個人經驗裡,猜對方想說什麼,不管是討論還是讀書都比嘗試理解對方所言快甚多。sltsao老師”研究生的學習與訓練”提到想比讀重要,以及Blake”懷疑與類比”提到:

「大概是已經對某個領域比較了解,而且相信那個就是世界運作的法則。所以到不同領域的時候,只是做一個mapping。」

”你始終得先了解一個道理,才有辦法和其他的道理相通。”

從我的”誤讀”來看,背後的道理和我說的一致,先有自己的系統,再將其他人的想法透過自己的系統吸收,觸類旁通則是進一步的推衍。

將談話的內容拆解成定理、描述、舉例三者來看,不管是一般性談話還是讀paper,都可看成這三者的構成,只是paper區分的更為明顯。這裡將定理的標準放鬆,泛指規則,一般性原則,能從中衍生出全貌。我們都偏好舉例說明,透過例子,自己建立規則比看懂定理快,先建起自己的規則,再和定理比對修正,比直接看定理並思考各種可能容易接受它。定理、描述、舉例用三種不同層面說明同一件事的含意,是讓接收者能從其一二推出自己的認知,再用剩下的做驗證,確定自己的認知和對方無誤。

就像學習文法(在數學來說是公設和推衍規則),文法是從大量例子(日常對話)歸納出的,外國人問我們這樣的中文通嗎?我們會用習慣來判斷,而不懂什麼是中文文法,這個”習慣”就是自己的認知系統(前文的knowledge base的子集合),剛好在中文環境的人都有極高相似度的認知,即使沒有公設也不成問題。我們的中文系統是從大量的語言例子裡無意識地分析形成的,從這來看,Neural networkEvolutionary computation就很有道理了,人類自己都是用大量的輸入訓練出思考系統,沒人知道裡面的規則,處理複雜的事,或許就要用類似的做法吧。

我只能說,我又做了次”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是山”的事,我總要經過個轉折再回頭,才能醒悟這些看似廢話的結論有多偉大,差別在於,思考的過程多擴充了些有的沒的。

2006年11月15日 星期三

知識管理:bbs, wiki, blog, bookmark

針對知識分享和管理的平台使用感想,從個人使用的角度切入,不含討論區這類有引文回文的。

bbs

  • 已使用7年,後4年大量使用
  • 寫給大家看的
  • 操作快速
  • 和親朋好友連繫 (有用IM的人較不需要)
  • 方便beta想法討論,社群較小

wiki

  • 已使用三個月,有作研究時就用得勤一點
  • 個人使用得自己架,或等Google整頓完JotSpot的合併
  • 較沒有對話感,流通性和互動性較不明確
  • 適合寫條列式,link內外大量互連
  • 例:系統設定、修課心得、研究彙整、idea暫存、書單備忘
  • 各家Wiki功能差異頗大,得再花時間看看其它做得如何,參閱Wiki比較列表

blog

  • 已使用兩個月,皆為大量使用
  • 寫給大家看的
  • 流通性強,可用tag和時間分類
  • 適何寫起承轉合的完整文章
  • 記錄人生啊

bookmark

  • 已使用兩個月,偶而用
  • del.icio.us or HEMiDEMi
  • 自己暫存用 (偷看別人暫存用)
  • 操作快速
  • 暫存訊息,以備日後查詢
  • 我覺得bookmark應該有很棒的用法,還沒掌握到最適合的用法,只感受到可以search出有別於google的資訊

相關想法:Honesty寫的”BBS, Blog, Wiki”

另外Google整合的docs.google.com帶來新的使用思維,”報告共筆”,等有機會試用才能明白報告共筆的強大,看pesty心得,似乎很方便。

”TCC 分享的記事(個人知識管理)軟體”提了些管理軟體,DEVONthink 的描述看起來就是我迫切要的,不過是Mac的軟體,而且我比較偏好web平台。

2006年11月14日 星期二

知易行難,知難行易,知行合一

知易行難或知難行易都對,視不同情況而定,若能達到知行合一,將有無與倫比的喜悅吧。

現今我過於追求”知難行易”的事,反而明白許多道理卻難以實行。我深信若不相信某事物,就沒可能實現它,總要先知道,繼而相信,才有可能實現。當偏向其中一方時,就會覺得不適,比方衝一陣子後,會懷疑是否用最好的方法在做事?是否做了最符時間成本的事?過於深入這些想法都是死胡同。

看過許多人問過一樣的問題,為什麼明明了解一切的利害,卻無法做到,因為人不是理性的生物,無法光靠分析行事嗎?對分析能力稍有自信的我,執行力低下實在是一大打擊,愈想只會愈迷失,這時內心會再度響起”做就是了,想這麼多”。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始於足下啊。

2006年11月13日 星期一

出來吧,龍神丸!

終於等到這天了,兩個月前裝好”One year ago”的plugin,才發現沒辦法測試...,硬去DB裡調日期實在不是聰明的做法,這種事要讓它自然發生

調查好舊有的資料後,發現今天就是最佳時刻,按下”Publish”來看測試結果吧(要進入單篇文章才會看到)。

後記:測試結果是這個plugin過度陽春,自己把format重改了,當初是看到ijliao用覺得很讚,結果版面也弄得一模一樣了 XD ,原本想把”歷史上的今天”改為”過往雲煙”或類似的詞,但語意都不夠明確,還是”歷史上的今天”最好。

2006年11月12日 星期日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若問影響我最深的話為何,首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國中開始,我將這句深記於心,期許我能愈來愈接近這個境界。前幾天和Gene聊待人處事的話題,我覺得沒有這句話對我的影響,現在不知會變多惡劣的人,可能頻頻算計別人來讓自己過得順暢。

那怕任何一人多想想這句,多實行一點,社會就能變得更單純些。

論語真的是很偉大的書。

2006年11月11日 星期六

2006-11-11 Information Flow

我的Information Flow似乎變雜事weekly report XD

Web

  • RSS compared to to RSS 2.0:原來要用”compare”查,難怪我用”RSS vs. Atom”都查不到,當然,用”RSS Atom 傻傻分不清楚”更查不到了。看來後出來的Atom功能較好,但舊的RSS 1.0和RSS 2.0較多人用。
  • 休息一夏:美食與旅遊景點分享 + tag + map + community;以溫度來表示tag cloud,畫面美觀又清楚。

Game

Movie

  • ”愛在黎明破曉時”(英文片名:Before Sunrise)和”愛在日落巴黎時”(英文片名:Before Sunset):Before Sunset是Before Sunrise 9年後的續集,這兩部的特色是整部片只講一天的事,貼近現實的拍攝手法,劇本的時空都和現實一致,我滿喜歡Before Sunrise的,看完後餘味無窮;至於Before Sunset,少了9年等待的沉澱,較沒其他老影迷的感觸。google一下可以看到不少好心得。

微軟「二十一世紀的運算」-學術研討會,Q&A

一些和內文相關Q&A已寫在該篇文章裡,這裡補充值得提但沒提到的:

  • Q:微軟會開放今天講到的工具嗎?A:會(太粗略的回答,不夠有建設性)。
  • Q:open source對微軟的影響,微軟會開放open source嗎?A:(沈向洋補充)用open source學習很好,但做為商業使用是另一回事。(Wirth補充)我曾經開放某個工具(我忘了名稱)數年後我看到網上流傳的source code,亂七八糟,所以我要建議微軟:”Don’t do it.”(別開放)

微軟「二十一世紀的運算」-學術研討會,A Brief History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難怪要有編輯的存在,就算是自己想寫的東西,也會拖了兩週還沒寫完。另外我發現google”二十一世紀的運算”時若沒加”微軟”,不容易找到這裡的心得,試看看加了”微軟”的差別 XD ,搜尋keyword真是奧妙難懂,從我的角度想,大概會搜”Microsoft”,不會想到大部份人搜”微軟”(我是從Google Analysis得知這事的,好工具一推)。

第五位講者是Pascal的作者Niklaus Wirth,因程式語言的貢獻於1984年得到Turing Award,講題是軟體工程的歷史。

這大概是最切題(高品質軟體的挑戰)的演講,也是唯一在演講中提到大會主旨的講者,不過內容沒什麼好提的,大概查查就能知道的歷史,比較有衝擊的是提到OOP是一種思維,不要把它和程式語法混淆了,過去曾聽過一樣的想法,從大師口裡再聽一次,加強了印象,用更明確的說法,不懂OOD,光會用OOPL(ex: Java、C++)寫程式也沒用。從這可以衍生一堆爭議話題,像是OOP的精神為何、初學者是否適合學物件導向、先學C還是C++?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討論,大概沒有標準答案,因人的背景能力和實作需求而不同。

軟工歷史裡提到C++於1985年提出,Java於1995年提出,讓我有些感觸。1996年,正是EVA走紅,Escaflowne因而被幹掉的年代,啊...不是,從我的個人經驗來看,Java推出時,C++享有10年的聲譽,到了2005年,Java推出JDK 1.5一陣子,加上一堆既有libarary,Java也可說花了10年才奠定它的地位,世界上有這麼多程式語言,好的設計不斷被加入新型程式語言裡,但又需要多少個10年,才能把過去不夠完善的包袱卸下,讓真正好的語言廣為使用呢(嚴重被人的寫程式習慣和libarary的質與量影響)?

Niklaus Wirth流顯出老學究的氣息,看起來真像教科書裡的人(事實上就是),或說是歷史裡的人物,像和我們生活在不同世界一樣,途中講者指著台下教授說教,強烈建議教授們回去好好教學生程式設計,而不只教程式語法,不然只會造成更多計算資源浪費,還用”software -> softwaste”當標語。

Q&A時有人問到驗證程式正確的事,姚院士從理論驗證的角度給了回答,微軟研究院的講者從程式工具驗證的角度回答,妙的是Wirth在兩派人士講完後做的補充,程式應該一開始就嚴謹設計好,設計好的程式自然是對的,不應該有事後驗證程式的想法。我想三個觀點都必要,寫程式是藝術也是很現實的事,沒有一統的完美解法。

題外話,聽到第五場時已相當累了,途中我有試用同步口譯耳機,翻譯品質不錯,時間最多延遲兩三句。

2006年11月10日 星期五

助教專用FTP

Requirement

讓學生可以上傳作業和確認上傳成功,但不能刪除和下載(人心險惡啊)。

Solution

設umask,把檔案的umask設為777,目錄設為022,這樣就因為目錄有r+x而能確認檔案存在,但因檔案沒有r而不能下載。

以pure-ftp.conf來說,重要的是這兩項:

Umask 777:022
KeepAllFiles yes

很鳥的心得,但是google不到。

Error Note

另外試了設最大下載檔案數或最大下載頻寬為 0 ,用pure-pw設 0 不會有反應(防呆),但可以用編輯器改pureftp.pw,自己填 0 進去。結果是登不進FTP,因為不能下載FTP的訊息...

2006年11月9日 星期四

孤獨的意境

( 寫於 2006.05.08,大學通識課”中國詩情與詩律”的作業,算是補捉曾經閃出的一瞬激情吧 )

從小我就喜歡一個人站在窗邊,看著平凡的街景,看著日常生活慢慢地流逝,遇雨的日子就聽聽那點滴聲,聞聞那酸澀味。那是一種享受,一種只有一人獨處時才能自然發酵的情感。我們從出生之時就是孤零零地一人,死亡的那一刻亦是如此。

孤獨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存在,但它不如同表面含意般地悲情,相反地,有時卻是一種享受,在人生許多的場景裡伴隨著我們,只是每一次多多少少地有些許不同,因人因事因時因地而異,可能一閃而逝,也可能緩緩地醞釀。我們無法將這獨特的情感用言語表現出來,只是單純地在感受它,但騷人墨客卻用他們的筆,將這獨一無二的感受用文字補捉了下來。

歷代文人裡,李白是一個很會享受的人,他也常在詩裡描寫一人獨處的感受,其中,在《月下獨酌》裡他是這麼寫著: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需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多麼灑脫的情懷,一人一影一月,就這麼獨自地開起了宴會,將個人孤寂的情感昇華為不平凡的喜悅,我飲、我歌、我舞、我痛快,令觀著也感受到這痛快。只要有一壺酒,李白在那都能如此痛快一番,不制於天地人。

相較於李白的飄然情趣,柳宗元的《江雪》卻是沉澱在內心裡的鬱抑: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

頭兩句塑造出百里週遭,眾生滅絕的場景,再以一老翁獨釣江雪做出強烈的對比。在這什麼也不存在的空間裡,老翁就如平靜如鏡的江面一般,孤身溶入停止不動的雪景中。此時老翁的心境大概充塞著與這靜寂的世界呼應著,強烈而沉澱的哀情吧。我一個人靜靜地想,想著老翁靜靜地處於這樣的景象之中,愈想愈覺得可怕,愈想愈感到沉痛。

或許,也可以用另一種角度來看待《江雪》,觀詩者的心境會隨著賞詩而投射出來,如果由超然而非沉鬱來看此詩,老翁的心境或許是一片雪亮,超然於這滅絕的世界,只是靜靜地坐在小舟裡,任它寒風刺骨也沒有動搖地釣著自己的世界,如同清風拂山崗,明月照大江一般,外界如無物,再大的風雪也只是陪襯出內心的平靜。

相較於李白的狂歡,柳宗元的沉鬱,我最喜歡的還是王維的自然天成:

竹裡館 王維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人說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果真不錯,彷彿看起王維悠然地在月色沐浴之下,一人撫著琴,抬頭高歌。竹林隨風飄搖,像是和著曲子一般,人、琴和景色合在一起,形成自然的一幅畫面。在這個景象裡,既沒有狂喜,亦沒有狂悲,就像是什麼都沒有一般,只是很單純地在此時此地裡,自然地彈琴長嘯,沒有不滿,沒有強求,我不禁為這自然的意境感動,嚮往著能走入這樣的心境。像是什麼也沒有,卻什麼都充斥在胸中,氣度如海水般不可斗量,卻一滴也不外洩。對我來說,《竹裡館》正是享受孤獨的最佳寫照。只是如此超然的心胸,不知何時才能達成。

身處於這喧囂世界之中,對於孤獨,現在的我只能留下這樣的意象:

觀景有感

蒼雲青空下,翠山原野間。
人生知何似?孤鳥破雲端。

看著眼前的景色,轉念想到茫然的人生,不知為何地有些愁悵,忽然,不知怎麼地,思緒隨著飛鳥一般,破雲而出,有種無法言喻的痛快,一種含在孤獨裡的沉悶,隨之而來的暢快,以及沒來由的淡然。



後記

tencren看到《觀景有感》以後,以原詩為基底,從他解讀的角度另寫了一首,表達的意象不同,很有意思。

觀景有感 by tencren

身在地遠處,耕讀茅廬間,
人生境何似?鵬鳥破雲天。

2006年11月8日 星期三

把握時間,盡其在我

上篇放了一堆屁,又有新的思緒結晶了:

把握時間,盡其在我。

目標只會變深變廣,完成的比例只會愈來愈少,唯一能做的是,認真享受每一刻,不論結果如何,都是盡興過了。

時間恐慌

Pong的標語總讓我深有體悟,在心裡餘盪不絕,難以除去。

很久以前,在Pong的個版上看到”答應我,不要忘了你的初衷”,給我深刻的影響,一段時間想起這句,看看自己,更有感觸。現在早已忘了初衷為何,或著說,我已成為不想成為的人,沒什麼不好,只是個轉變,不同方向的成長,只是失去了初衷,失去了些純真的熱情。只能從過去的日記裡補捉片段回憶,興慰地看著曾有的熱血,如同這篇這篇,看著大三的我和高中的我對話。現在的我,是為何日而寫呢?

時間恐恾是Pong的Blog標題,起初沒什麼感覺,進研究所後感觸與日俱增,漸漸明白每個時期都有無法追回的事,今日事無法今日畢,更不可能留至明日處理,隨著大學一門門修課未完整的遺憾,我對追回失去知識的信心也隨之消散。

大學畢業明確告訴我一件事,逛花園的時間結束了,只剩兩年,只剩最後的機會培養出心目中的自己,踏入社會,就只是個上班族,我仍有能力進步,只是,沒機會見到昇華後的自己,神童能被稱為神童,也只在幼年時,過個階段,就只是略為聰明的人;學生時期小有能力,也只是學生時的成就罷了,並不是想在社會上成就什麼,而是想在學生時期抓緊學生獨有的機會,開啟新的契機。

我的心底,總有不甘於此的自己,和悠閒渡日的自己,他們各活躍了一些時期,也各沉睡了一段時間,我想,現在是一起甦醒,朝向目標的時候了。最後的兩年己逝去了兩個月,想做的事很多,不能等有時間才做,時間是自己找出來的。

2006年11月7日 星期二

Wiki推廣,安裝PmWiki

我第一個試用的Wiki是PmWiki,用起來滿順手的,不知道其它家Wiki如何。PmWiki的特色是小巧實用,它用自訂文字檔當DB存資料,解壓縮就能完成安裝,壓縮就能完成備份,適合個人使用,系統門檻最低。經眾人實測結果,千頁規模的Wiki不會太慢,最新的PmWiki支援utf-8,下面是極速安裝攻略。

Install

wget http://www.pmwiki.org/pub/pmwiki/pmwiki-latest.tgz
tar zxvf pmwiki-latest.tgz
cd pmwiki-2.1.26/
cp docs/sample-config.php local/config.php
# make wiki pages repository
mkdir /home/fcamel/public_html/tmp/wiki/pmwiki-2.1.26/wiki.d
chmod 777 /home/fcamel/public_html/tmp/wiki/pmwiki-2.1.26/wiki.d
# make upload files repository
mkdir /home/fcamel/public_html/tmp/wiki/pmwiki-2.1.26/uploads
chmod 777 /home/fcamel/public_html/tmp/wiki/pmwiki-2.1.26/uploads

Setup Permission

PmWiki不是用account/password的權限配制(可以裝plugin改成這樣),而是以檔案群組和檔案本身做為權限配制,想關閉檔案A的寫入權限,就設檔案A的寫入密碼。編輯local/config.php做全域密碼設定:

  • $DefaultPasswords[’admin’]:萬用密碼,不受任何限制。
  • $DefaultPasswords[’read’] :全域讀取密碼,沒設的話大家都看得到。
  • $DefaultPasswords[’edit’]:全域編輯密碼。
  • $DefaultPasswords[’upload’]:全域上傳密碼,記得另設$EnableUpload = 1。

以我的個人用途來說,設定admin、edit、upload密碼,edit和upload亂設,反正自己用admin就好,再把不想開放讀取的頁面個別設密碼,延伸權限說明:pmwiki 权限配置

中文化

預設沒用utf-8,可以做下列其一解決這問題:

  • 在local/config.php裡加入

    include_once(”scripts/xlpage-utf-8.php”);

  • 下載i18n.tgz:在wiki根目錄解開,編輯local/config.php,加入
  • XLPage(’ZhTw’,'PmWikiZhTw.XLPage’);

結語

其它像換Theme(PmWiki稱為skin)、裝Plugin(PmWiki稱為Cookbook)不在此討論,PmWiki的設計哲學比較像給有玩server和寫動態網頁(PHP、CGI)經驗的人用,預設不能光靠web page做完所有操作,得配合URL?action=xxx和直接在server上下指令,不過這樣反而讓我能輕易掌控整體架構,比較累的是改skin時可能要看Wiki code,目前還沒抓到要領。仔細想想,這類文章應該用Wiki寫才對,但Wiki的流通性沒有Blog好,嗯...

Bonus

補上用Wiki寫的樣子,把這篇內容丟到Wiki上花了5分鐘,我太龜毛了,排版可以更快一點。

pmwiki_demo



pmwiki_demo2

2006年11月6日 星期一

香水

最近由香水改編的同名電影正要上映,網上大概看了一下,似乎是備受好評的小說,從嗅覺來構成我們熟悉的世界,興起借來一看的念頭。這篇是網路上看到的心得,從感性的角度思考。我這裡就不是多正派的心得啦 XD

書中對嗅覺的異想讓我驚奇不已,夜魔俠強調的是超強的聽覺能勝過視覺,香水裡告訴我們,嗅覺更是無敵。聽音辨位也得先有音才行;用聲波攻擊對方多少能用耳塞消減。但味道就不同了,萬物皆無法停止自身發出味道;呼吸和嗅覺綁在一起,難以隔絕。可惜自香水後沒人用嗅覺的角度創造另一版本的夜魔俠。

思考了一下為何視覺聽覺嗅覺的關係,視覺透過RGB三原色,分解重組都沒問題;聽覺亦有音頻音響音色的分析,分解較為困難(ex:用ICAdemo,demo有令人質疑的地方,但不是本篇重點),合成不是問題。那嗅覺呢?認知過少,想不出所以然。

老鼠在bbs個版上提出對香水的新見解,香水在講"宅男中的英雄級人物",深有同感,引老鼠一段話做結:

宅只是生活的一種方式,而且反過來用他來定義宅似乎還不錯。

他的生活就是宅在嗅覺上面,享受各種各樣的味道是他的生活樂趣,

通常宅都會有完美主義,他也不例外,當他對味道的要求愈來愈高,

他就只好活在夢裡,所以他獨自待在罕無人跡的山洞裡長達七年,

只以對味道的想像過活。即便是當世的宅之豪者,也比不上他。

聽說 Computer Science 界的大大 Dijkstra 先生,後來也是活在自己的夢裡,

因為世界上已經沒有電腦能滿足他,他乾脆就不用電腦了。

這裡的宅要用原意OTAKU來看較貼切,意指專精某領域,有過度狂熱的人(也因此常待在家裡)。

世界是平的之三方會談

有一天我在書店看到”世界是平的”,站著翻了一小時,我從口袋拿出鈔票,把它帶了回家,從此,這本書就躺在書架上,進度仍停在那一年,那一天的頁碼上。由於工作同伴常待在台北的緣故,昨天裝了Skype來玩,結果和同伴一句話都沒講到,這兩天(11/4、11/5)到是玩了兩次三方會談,於是我想起了躺在書架的那本書,雖然,這篇文章和它一點關係都沒有。

昨天原本想找command聊對未來的想法(大四正是做青春抉擇的時期啊),結果command沒找到,到是大刁先加我為聯絡人,一時興起找大刁試了一下Skype。上次用Skype是去年做專題和大中通話的時候吧,那時大中跑路到瑞典,專題進度吃緊,不用Skype不行。

和大刁聊聊,忽然興起拉進aoss進行三方會談,大刁call了好幾次,終於找到aoss,高興地聊了一陣子,這種三地分隔能同時聊天和傳訊息的感覺滿妙的,而且很方便(大家還能同時偷打B、逛網路,只是不適合看paper)。

今天讀spatial database的paper時,有mobile上的疑問,想到可以找電信一把罩的aoss,試著開Skype試試,沒想到一撥就通,就像專業技術諮詢一樣,輕鬆解決。一時興起又撥給command,後來又拉了flyhermit,開起了第二次三方會談 XD

自大學後很少和flyhermit聊天,command去瑞典後也是,雖然在BBS上常嘴炮一下,但真的聽到聲音的時候,感覺完全不同。互聊一下大家在做什麼,flyhermit愈來愈多愁善感,command還是一樣單純,講些沒建設性的話。不過在這人心險惡的時代,單純也算一種德性啦。聽到command和flyhermit說我Blog太醜,經過一些比較,發現原因在RGB三色混用太亂,暫時把綠色都換成藍色,有空再來做細部微調。

結束三方會談不久,我的工作同伴,這位元罪終於問我要不要來測Skype了,簡單互道幾句,於是,Skype達成了原始的使命。

2006年11月5日 星期日

騎車去看”頂尖對決”

搬出學校之後,一直沒機會往車站方向騎,想等看看大家那時要去看電影,這樣就有機會經過了,沒想到一等數月。最近大家都在談”頂尖對決”(原名:”The Prestige”),阿德提議大家一起去看,於是我期待已久的”經過車站”終於成行。去的時候先和黃哥、KJ會合,不愧是黃哥,帶我們走奇怪的路線,彎來彎去,像我這種路痴+無方向感,完全記不住怎麼來的,幸好yulong說騎寶山路較快,回程跟yulong走就好,也順利記下去看電影的路線。回家後查查UrMap,又擴充我對新竹市的認知。

像這類出遊,一半目的是找個機會大家聚聚,客服小王子雖然在台北看過了,也再來看一次,我也不像以前一樣,覺得一定要有好電影,有大場面、聲光效果十足,才有必要到電影院看,四年下來,個性確實軟化了不少(自志力更是弱化不少)。藉這機會看到染髮後的阿屁,大概就是髮色和髮形變了點,不像TB弄個造型回來就有驚人變化 XD

至於電影心得嘛,很難在不洩露劇情的情況下描述,還算不錯的電影,下段心得可能含一點暗示,還沒看電影的就跳過吧。

這部電影講兩個魔術師之間的故事,配合開頭和結尾的魔術師格言,參加半年魔術社的我,看了小有感覺,寫劇本的人滿聰明的,在不會洩露魔術機密的前提下發揮魔術這吸引人的題材。劇中提到愛迪生和特斯拉的事,這裡有一些延伸描述,說明愛迪生鮮為人知的負面歷史。

果然和客服小王子猜的一樣,死理工派的阿德看完開始罵”這不合理啊”,我自從走感性路線後就不太在意這種事啦,如同炎尾燃講的一樣,漫畫家和讀者心目中都有一把尺,只要在創造的世界裡沒超過這把尺,什麼都是可能的。到是時間軸切換有點難懂,導演技巧不夠圓融,到接回主線時我才把前面破碎的線索串起來,我忘了那部電影的時間軸切換很漂亮了,動畫的話首推”浪人劍心~追憶篇”,只要注意劍心的眼神就能明白目前的時間是從前還是現在。我滿愛這種時間軸切換的電影,劇情和運鏡都弄得好的話,很有味道,不然就流於做作或把觀眾弄糊塗了。

2006年11月4日 星期六

久違的1 on 1

近來作息不正常又少運動,昨晚睡前感到胸口不適,深呼吸時左胸會痛,今早起來仍是如此,上Yahoo!奇摩知識+查,從沒什麼大礙到氣胸、心肌梗塞都有,先當暫時性不適吧。今天天氣超好,是絕佳打球時刻,下午照舊和阿德、黃哥去打球,面對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我們沒有朋友球友啊!

大概是客服太多,客服小王子又掛病號,加上其它球友在趕作業趕考試,結果只有我們三人。三人一邊聊一邊在籃下投老人球,意識到這樣下去不行,興起了一打一的念頭。對國高中生來說,一打一沒什麼,但對上籃要斤斤計較體力的研究生來講,這是玩命的行為。加上我沒法深呼吸,一個不能深呼吸的人,也無法期待他跑或跳了。

開打後發生奇妙現象,我贏阿德、阿德贏黃哥,而黃哥贏我(超凶的,一直打我手,不愧是黃哥),幾乎都是逆轉勝,打得很拼,這樣輪替好幾輪後,我能吸的氣愈來愈大口,也愈來愈累,最後終於由阿德結束這輪替現象,大伙(=3人)也累了,不打了。

中途客服小王子有來睡午覺,躺在球場旁閒聊,結束後大家照往例到全家閒聊,打老人球的目的除了健身,主要目的是和朋友們聚聚啊。

2006-11-04 Information Flow

Funny

好文一推

Game

  • 仙劍華麗同人RPG《靈兒續傳》:怨念發展到極致的產物啊!有空來試試,國中有位朋友因為不能接受靈兒的結局,從頭破了仙劍13遍想看看會不會有不同結局,雖說新仙劍有提供多重結局做為補償,但仍視原版為正統結局,這個遊戲是另一種形式的補償吧。
  • 2006-11-05 Updated:herbage提供資訊,要裝簡體黑體字型才看得到對話。

2006年11月3日 星期五

Test for claiming on bloglines

Hello, Bloglines

同學只能當三年,朋友是一輩子的

吳奇隆很久以前演過的一部電影,角色是熱血青春的高中生,裡面有這句台詞”同學只能當三年,朋友是一輩子的”。

國中的時候,有個朋友習慣說大家都是好朋友,而不說大家都是好同學,問他為何都說朋友不說同學,他就引了這句台詞。也許是受這影響,也可能是為了省事,我一慣用朋友取代同學、同事、伙伴等稱謂,不用細想怎麼稱呼,都用朋友就對了。

另一個經典句子是”世界上沒有陌生人,只有還沒認識的朋友”,我滿喜歡找人聊天,寫Blog的其中一個目是用來認識不同的人,不過還沒這麼偉大的情操。話說回來,和我說標題這句名言的朋友,國中畢業沒多久就失聯了 XD

「二十一世紀的運算」-學術研討會,Research 2.0

第四位講者是沈向洋博士,職稱是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以及洪小文博士,副院長。沈向洋13歲上大學,天才型的人物,從來沒看過有人能講話如此快而條理分明,不到半小時的演講就能感受到沈向洋的個人魅力,google一下發現許多有趣的新聞,像是”姚期智vs.沈向洋:天才要有成就 也須發憤努力””沈向洋的絕招”

Research 2.0分成兩個主題:

  • web as a research platform
  • deployment driven research

中心思想是web彙集大量的使用者提供巨量資料分析,而帶來新的研究方向,值得慶幸的是,兩個主題都用中文。

Web as a Research Platform

比方我們有大量的圖形資料庫(ex: flickr),記錄著圖片以及圖的描述或標題,就能透過keyword搜尋或圖形比對找出新的特徵,像是一張海邊風景,裡面可能包含”落日”、”海灘”、”大海”等不同特徵,retrievr是個類似的例子,但只有做以圖找圖,沒用到tag的資訊,不知道Microsoft做到什麼程度。講者有提到一個有趣的應用,用手機照觀光景點,將照片上傳比對,可以找出該景點的旅遊介紹。或是程式的bug report system,透過大量的回報,可以比對出類似的bug,是因為OS不同、還是安裝的軟體衝突。Q&A時有人問大家都不回報的話,Microsoft要怎麼辦?講者回答目前回報狀況良好,不用擔心,看來不回報的是我們這類人吧。

為了方便從web取資料,Microsoft自己弄了個WebStudio,目的是方便取出想要的資料。就像是預先收集好整個Internet形成一個small world在Microsoft裡,再用自訂的infrastructure組織,提供API讓研究者能用script language取出想用的資料,比方想專做台灣新聞的data mining(雖然可能挖不出資訊),就寫script從small world裡取出台灣新聞的資料,不用自己寫spider去crawl,省去crawl這累人又沒效率的苦差事,研究員能更專注在上層的思考。

UIUC也做了類似的事,一個月前UIUC的Prof. Chen-Chuan Chang來交大演講,說他們做Data Mining但沒資料可玩,於是先搞了個small world和設計取用的API(大概是指MetaQuerier),弄這個small world投了一堆paper都上top conference,可惜沒聽到Prof. Chen-Chuan Chang的演講。大家也許會質疑,為什麼不和Google拿?Google一開放這種服務,搞small world的就得回家吃自己了。Microsoft和Google在競爭,做來情有可原;UIUC好像有和Google要過資料,但Google沒給,聽朋友講的,大家自行參考。

Deployment Driven Research

提倡另一種做研究的方式,不用自己辛苦的把研究做得很完備再發表,先丟出alpha或beta版,看大家的反應再做改進比較有效率,反正研究本來就沒有完成版。這個想法不錯,缺點是浪費大家的時間,大家不見得會理你,Deployment Driven Research前提是東西要夠新穎,夠吸引人,或像Microsoft這樣,bug一堆大家還是愛用(包括我),自然有人來回報錯誤(不包括我)。講者舉了統計使用率來改善使用者介面的例子,Office 2007有偵測功能的使用率,發現”select all”使用頻率過低,才注意到2007的”select all”位置不明顯,修正按鈕位置後,”select all”的使用率就回歸正常了。

另外提到微軟對聯藉由使用者的回饋來改善對聯功能,運用工人智慧改進人工智慧的好例子!微軟對聯要用簡體字,可以用繁轉簡網站或Word轉好再貼上,我試了一下,上聯是”飛天駱駝”,下聯看來怪怪的,選了一個最中意的”入戶鴻雁”,還可以下橫批,結果如下:
couplet
雖然怪怪的,不過我很中意。另外試了”飛天駱駝遨遊四海”,結果選了”登月鴻雁漫步乾坤”,橫批竟然是”春安夏泰”、”大家歡歌”,一些匪夷所思的句子。

值得注意的是,用大量測試改善系統是很好的想法,去除回饋收集的問題,實行上仍有很大困難。以微軟對聯來說,必須要定義”好詞”、”相似”、”相反”這些概念,並能把使用者回饋加入權重改變,unsupervised feedback agent在AI裡是很難的系統,設計不當還會把好的結果調爛了。有興趣了解”像不像”的運用,可以玩一下我寫的小程式”猜數字特別版(Bull & Cow)”(Java applet),並有附source code,如果一開始亂答的話,後來就不太可能猜中了。

2006年11月2日 星期四

Computer Science? Web Science?

在一哥DL的bbs版上看到這篇”Computing, 2016: What Won’t Be Possible?”,不過我的興趣在它旁旁邊的這篇”Group of University Researchers to Make Web Science a Field of Study”

”Group of University Researchers to Make Web Science a Field of Study”裡提到學界業界都在關注Web,相較於上週”二十一世紀的運算”的Research 2.0講題(沒想到演講結束一週,還有三篇心得沒寫完…Orz),Web Science成為一門學門給我的震撼更大,我正想踏入這圈子,商業公司朝這方向發展也不會太透明化,但學界就不同了,真是微妙的時間點。

兩篇文章都提到Computer Science的定位何在,個人感覺Computer Science就像販售強大武器的軍火商,四處亂闖別人家展示自家的強大火力,搞得Computer Science可以跟任何領域結合,而唸Computer Science的學生繼續傍偟,覺得每個系都會修演算法、資料結構、寫程式,不知讀這定位何在;但自家根基的Formal Language、Programming Language(不是教寫程式的)則是唸得更迷惘。我沒辦法從其它領域的觀點去想,從資工學生的角度來看,很難想像社會學家要怎麼從Web Science裡做Social Network。也許等相關工具發展成熟,如同統計工具一般,只要會用SPSS就能進行自家領域的研究。於是,Computer Science集團再另尋客戶下手 XD

btw,”Computing, 2016: What Won’t Be Possible?”文末提到電腦能力愈強,個人隱私愈差,但如何使用這些強大工具,是社會決定的,不是科學家。讓我想到某位科學家提過,科學家是否有權力決定不公開科學發現?比方發現驚人的菌種,能強力清除病菌也能變恐怖的生化武器,或是電腦科學家發明完美的AI(我不是指Chobits哦),可以幫人做很多事也可以取代人類,如果發現(發明)者恐懼這個成果的負面影響,他有權力隱瞞嗎?(科學發現是否屬於全世界的?)另一方面,像eMule、BT這些令商業公司痛惡的軟體,偏偏法律上制作工具無罪,也是另一議題。古人(嚴重誤導)說得好:

劍是凶器、劍術是殺人之術!無論用多美麗的藉口來掩飾,那始終是事實!為了保護人而殺人,為了救人而殺人,這就是劍術的真理。
比古清十郎 

原文

剣は凶器、剣術は殺人術!どんな綺麗補綴や歌い文句を口にしても、それが真実!人を守るために人を斬る、人を生かすために人を殺す、これが剣術の真の理。
比古清十郎 

”浪人劍心~追憶篇”真的是經典之作啊,但千萬別買台版博英社的代理,比網路上抓一集20MB的rm檔還糟。

似乎離題文會愈寫愈high,回神一看,只有第一段和Web Science相關,所以精華還是在link上啊!

2006-11-04 Updated

離題文太多,補充Web Science相關文章 XD 。從ijliao網路科學 Web Science看到相關消息:Tim Berners-Lee Announces Web Science Initiative - Studying the Social Web,看來Web Science的焦點在social network,我感興趣的是從社群中整合出的知識,微觀地從名詞來看,social network的產物是人,知識整合的產物是knowledge,好像有點差異。anyway,The Fractal Blogosphere提了Blog定位的分類,有助於釐清方向,也看到一個用power law說明的實例,以前看graph mining的介紹時,搞不懂分析出power law想說什麼。

萬法歸宗,同出一源。

今天和Gene、try聊一些做事情的方法,Gene提到直覺可以用在研究上,亦可用在其它事上,令我深有同感。以此觀天,推廣思維,正是:

萬法歸宗,同出一源。

難得想到好句子,卻想不到後面接什麼,像是”舉一反三,類推其餘”意思對了,文字很遜,或是”以一擋百,銳不可當”看起來比較有力,語意不對,丟到微軟對聯也找不到好答案,可惜。

2006-11-02 Updated:gillight指出這句像結論句,屬於下聯,反過來也許比較容易,gillight補充的對法,很有意思:

百派開枝皆承六祖
萬法歸宗同出一源

事實勝於雄辯,行動勝於空談。

有感於近來整理思緒,最終皆匯聚成數字真言,特開”格言錦句”分類,記錄老祖宗的智慧。小時候只是背好玩,覺得用起來很屌,長大則是深切感受到這一字一句孕含的力量,真是不可說,不可說。為避免此分類導向過多嘴炮的局面,特以此句做為開輯之鑑,藉此警惕:

事實勝於雄辯,行動勝於空談。

2006年11月1日 星期三

軟體開發與管理的思維:人月神話

人月神話是歷經20年而不衰退的經典好書,可說是從programmer思維轉為project manager或是architect的智慧之鑰。總結來說,人很複雜,比寫程式還複雜,軟體開發才會如此複雜。下面是以前讀的筆記,兩年下來忘了不少觀念,多了一些經驗,今日讀來更有意思。

這篇文章的精華在上面五個note,下面是現今的一些感觸。

我的個人站”The Mythical Camel-Moon (駝月神話)”名稱就是改自這本書名,不過只是借名稱而已,站的內容和這一點關繴也沒有 XD。

人月神話富含經驗的智慧並寫得有趣易讀,像是溝通成本呈指數成長,多加人力不見得能早點結束開發,Brooks這麼說明:

“生小孩就是需要9個月,你叫多少個媽一起生都一樣,軟體工程就是像這樣的工作。”

書中時常有令人省思的觀念,”Form is liberating (形式就是解放)”是我深愛並銘記在心的格言。

這兩年來,這本書的思維已融入我的行為準則裡,和別人談時常會直接表示,面對別人的質疑,我卻說不上來為何這麼想,只覺得自然如此,說服力就弱了一些,以後要記得用”人月神話”的名號背書。btw,會忽然想回頭重看筆記的原因,是看了這篇” 人月神話帶來的省思:從沒有銀彈到PMP”,對內容感到一些質疑,再回頭看我是怎麼想的,再次驗證筆記的重要性,讓我想到現今教授看這麼多領域,事情這麼雜,不見得有良好的管理工具和沉澱的時間整理思考,怎麼能做出深入的研究?

” 人月神話帶來的省思:從沒有銀彈到PMP”這篇偏向指出人很複雜,最複雜的又是客戶(Owner),考PMP讓你減低客戶的天馬行空,不過我懷疑PMP的實質用處,如同軟工界忽相質疑一般,軟工只是種概念,多了一張紙,客戶不見得會因此退切,我不清楚PMP的嚴謹和實務度如何,以個人寫程式和看程式認證的心態來說,考過程式認證和會寫好程式相關性不大,考過PMP是否表示有專案管理的能力,客戶是否肯信任你的專業能力,得等到我遇到的那一天才明白吧。

foreach和DB Operation Tips

從朋友的code看到這樣的寫法:

foreach($_POST as $key => $value) ${$key} = $value;

以前都要這麼寫

$id = $_POST["id"]; $password = $_POST["password"]; ...

用foreach和間接變數索引真是簡單多了,也可以把資料存在陣列,再用foreach輸出,達到data和view分離(延伸說明可查MVC):

// data, 從DB取出使用者資料 $list = array(); $result = db_query("SELECT * FROM `user_data`;"); while($arr = dbl_fetch_assoc($result)) $list[$arr['sn']] = $arr['name']; ... // view, 輸出使用者下拉式選單 <select name="user"> <? foreach($list as $id => $name) echo "<option value=\"$id\">$name"; ?> </select>

ronnywang補充對$_SESSION用這招foreach時,要注意寫回去的設定:

//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code foreach ( $_SESSION as $key => $value ){ ${$key} = $value; $_SESSION[ $key ] = &${key}; // save reference }

比方用到$_SESSION[”permission”],在上面的寫法之後,就能直接對$permission讀寫,如果少了save reference那行,$permission = 3不會把值寫回$_SESSION[”permission”]裡。

另外想到SMF對db query的寫法也滿讚的,將DB field name和value存到陣列裡,再透過implode合成query指令的內文,這種做法很有彈性:

// $regOptions['register_vars']是關聯陣列,key用DB field db_query(" INSERT INTO {$db_prefix}members (" . implode(', ', array_keys($regOptions['register_vars'])) . ") VALUES (" . implode(', ', $regOptions['register_vars']) . ')', __FILE__, __LINE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