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找指導老師的時期,如何找指導老師真是個大哉問,可以參閱sltsao老師的研究生的學習與訓練,這裡也分享我去年的心得。
( 寫於 2005-12-07 )
看到一些人在個版po找指導老師的事,我也來一發吧
當檯面上幾乎沒有參考資訊時,隨便出來一個消息可能會有不好的影響,我不希望自己的想法影響別人太多,只想讓自己的經驗當做一個參考
我不喜歡泛泛之論,我都是直接表達我最主要的想法,從中一定能找出它的反論,但若每個選項都來正反方討論,文章就會過冗
人生要為興趣而活
上大學前就覺得我對CS裡許多領域很有興趣,加上保守的個性,我覺得沒有深入了解的話,我不敢試個兩年 結果修了15門選修課後,我還是不知道我的興趣在那,加上我認為碩士領域會影響博士領域,使我對選領域的事變得更迷惘
John說,我的興趣在更上層的地方,是思考本身,不用擔心非AI不可,只要認真研究,都可以找出自己興趣
加上自己修EC以及看祖佑修DM的感覺,修課會給做研究一種誤導,如果老師教課時只想讓你了解這個”工具”如何幫助你做研究,可能會誤以為這個領域只是工具,沒有學問
也就是說,老師的授課想法,會影響到學生對這領域的初步認識 ( 看看我們這屆,想做硬的人較少,我猜和失敗的實驗課有關,是種”誤導”吧 )
於是問題變了,我不只連自己的興趣是什麼都不知道,連問題是什麼,什麼能夠參考都搞不清楚了
加上另一個現實問題,找到了最有興趣的領域又如何,這個環境是有許多坑等你跳,不是你想要的坑就會有
指導老師最重要
找老師的過程裡,我一開始鎖定三位老師,先各別找三間實驗室的學長談,再各別和老師談一次,若能參加實驗室的meeting也去參觀看看
這中間變化滿大的,三位老師都曾是我想去的第一志願 ( 但想去的念頭還沒高過”簽啦!”的門檻 )
在找老師的過程,我的考量是
1. 指導老師的為人以及能力
2. 實驗室的研究方向 (和興趣合嗎?)
3. 實驗室的同儕
原本我覺得實驗室的同儕很重要,環境的影響很大,但覺得前兩項都搞不定了,相較之下第三項沒這麼重要了
101董市長陳敏薰說過一個做選擇的做法還不錯,供大家參考,當每個選項都很好時,先看看那個是可以補救的,如果可以補救,就先將它劃掉
所以如果實驗室同儕不夠好,為什麼我不能多和其它實驗室的朋友聊聊? 但老師不好或興趣不合就沒救了
和許多同學徹夜話談整理自己的想法後,三位變成兩位,我再各別和兩位老師談第二次,看能不能討論出新東西,結果就做了選擇
台大,交大?
我原本就沒考慮台大,那時是因為嫌找老師麻煩,加上住學校較方便(我是台北人),後來則是因為找老師的問題,一方面還是嫌麻煩,另一方面是我在交大已找到選擇,如果交大真的找不出選擇,我就會去台大試試,如前面所說,我的第一考量是領域和老師,所以我沒有比較台大和交大的環境如何
但若考量的指標包含其它事物,或許要將學校列入考量
沒有前提,就沒有答案
這句話在這個處境下真是超有道理的,各種想法都有,也各自有它們的考量,如果找不到自己選擇的指標,聽再多意見也沒用
所以我在這篇裡列出我關心的指標和我思考及行動的過程,到頭來還是搞清楚自己最重要
當然搞清楚自己是很玄的一件事,反正弄到自己覺得可以做決定就好啦,如何在勇氣和慎重中找到平衡點,是每個人自己的功課了
人生的方向?
在找老師的過程裡,因為兩年的抉擇影響很大,間接地迫使自己思考人生的方向
這中間有許多議題使我愈來愈混淆,最後我決定了各項指標,然後以此做出決定
指標和找老師的過程是相輔相成的,並不是 “弄清楚指標” imply “明確的找到老師”,也可能在比較老師時我才弄清楚自己的指標
這中間的考量有
1. 是否要唸博士? -> 碩士的領域是否很重要? 會不會影響博士的選擇
原本覺得很重要,後來又覺得不太重要,理由是什麼…我現在還是不清楚
2. 是否要為興趣而活? -> 我的興趣是什麼?
為興趣而活是否意味著我無法做沒興趣的事 -> 抗壓性不足?當我問John人是否要為興趣而活時,John想都沒想立刻豪邁地回答”Of course”,他從來沒想過不為興趣要怎麼活
這個瞬間,我就確信我要為興趣而活了
我母親是個很厲害的人,各種不同的工作都做過而且都做得很好,她在做事的特質就如同其他成功人士一般,反過來說我覺得我在這方面的修養是0,我認為這是抗壓性不足,是需要克服的弱點,有時候懷疑我真的是為興趣而活嗎? 還是一種逃避?
現階段我決定為興趣而活,並適當地接受沒興趣的事並找出其中的價值
3. Science or Engineer
考量興趣的同時,也得考量能力
我不清楚自己的興趣偏science還是偏engineer,也不清楚自己的能力在那一邊較適合,後來和DK學長聊後,雖然我的想法和學長不同,但我決定先朝偏Science一點的方向試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