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經濟學》真是易讀易懂的好書,弄懂不少觀念。經濟流通的根本是供給和需求,物品的價值由供需雙方共同認定,基本觀念大家都懂:
- 供給 > 需求:物價下跌。
- 供給 < 需求:物價上漲。
- 供需平衡取決於供給和需求雙方的變動。
以此發展的基本原則有「物以稀為貴」、「以價制量」、「以量制價(規模經濟)」,皆不離供需的運作。
當物價有廣為人知的標準時,就是俗稱的行情,比方一般600c.c.的飲用水賣20元左右。當物價的供需標準不夠流通時,就回歸原始的做法,喊到買賣雙方都認可的價格,比方買古董或接case。
貨幣也是物品的一種,運作的法則也是如此。
銀行和物品專賣店的本質一樣,只是銀行買賣的物品是貨幣。所以銀行內有很多貨幣時,借貸率低;貨幣少時,借貸率高。於是中央銀行(大盤商)要把關貨幣流通率,貨幣量對社會的影響如下:
- 當貨幣量大於社會需求時,消費能力過度,供不應求,物價上漲,通貨膨漲,經濟不穩。
- 當貨幣量小於社會需求時,消費能力不足,供過於求,物價下跌,經濟不景氣。
中央銀行要調整各家銀行的貨幣備存量(比方必須保留20%的貨幣),限制銀行能借出的貨幣額度。
另外政府缺錢時可以徵稅、發行公債、讓中央銀行發行貨幣(就是印鈔票啦),前兩者的運作模式和後果容易理解,但以前我搞不懂印鈔票的運作模式。如果可以印鈔票,為什麼不印?如果可以印鈔票,那錢不就無中生有,不合常理。
其實印鈔票並不是無中生有,錢也是物品,印鈔票增加鈔票量,造成鈔票貶值,也就是通貨膨脹,假設中央銀行印了現有鈔票一樣的量,也就是讓總量變兩倍,那每張鈔票的價值可能會跌為一半,一碗25元的陽春麵可能變成50元。換個角度來看,印鈔票就是讓全民買單,政府從全民口袋裡的鈔票抽走部份價值,再從自己口袋拿出來用。這樣來看,政府三種補錢的做法,只有舉行公債才不會傷到全民,徵稅是有差別比例傷害,印鈔是無差別全砍,但砍得方式比較無形,暫時看不出影響。
終於解開小時候的疑惑了。
備註:相關名詞
- 信用創造:透過借錢而增加的金錢總額。比方甲銀行有1億貨幣,借5000萬給廠商,廠商將5000萬存到乙銀行,結果原本的1億元在市場上變成1.5億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