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期末開始帶了一組專題生,以我暑假和上學期初在做的題目為基礎,開始發展相關方向。
一開始我以自己研究過的資料,讓專題生自己摸索,我偶而點一下,試著讓他們自己定義出自己的題目,我覺得這樣做專題才有意思,而不是只有實作。由於我用Wiki記錄資料,這個資料轉移的過程還滿順利的,但讓他們定義題目的過程不怎麼順利。推測原因如下:
- 專題生投入時間太少:人之常情啊,換做是我也是這樣
- 思考習慣不同:我習慣要看到全貌才開始動手,比較擅長組織想法,但沒這樣訓練的人很難進入狀況,無法描述出全貌。
- 經驗不足:仔細想想,大學參加CSIDC時就有自己定義題目的過程,而且題目超模糊:「為社會帶來幸福」,當時每週開會一次,和另三個同伴看了很多資料,討論了三個月才有個方向。
- 方向不夠明確:可能性過多而無所適從,我很喜歡”Form is liberating”(形式即解放)這句,給太多的自由,就和太多資訊等同於沒有資訊一樣,還是要在一定的規範下,才能順利發展想法。
後來老師又改了一些想法,在想法逐漸轉變的過程裡,看到有趣的現象,看起來已經定好的架構,卻可以從多種不同角度切入,變成不同的題目。比方設計房間配制,主打桌子的擺設,和主打牆壁的配色,就會營造不同感受。同樣一個題目,可能專注在架構設計,也可能是主功能的演算法改進,或是資料平台建立的方式,但其實都在講同一件事,各個部份缺一不可,只是要看主打那一個。
不同領域的人用不同解度解決問題的思維,是解法的切入角度不同;這篇則是描述對定義問題切入角度不同。這種逐漸把問題定義明確的過程,和將原石磨成鑽石有類似的樂趣。一樣的原石,工匠的巧思將決定最後的成品;一樣概念的題目,研究的人也要決定最後要做的是什麼問題。
定義問題,真的不是簡單的事,難怪碩士生強調的是完成一個研究的過程;博士生強調的是尋找問題、定義問題的能力。話說回來,要和沒走過這段過程的人解釋定義問題的困難和相關事項,大概是不可能的吧,像我大學時聽到這些說法,只是知道這樣的說法,無法體會那段能力的距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