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只是日記,技術議題等我消化完再寫。
過年在家讀了一週《Programming Ruby》後,相當high,馬上寄信和Scott約碰面聊Python和Ruby的事,Scott是高中帶我入門資工的學長,在他扭曲的教學下,原本想學重灌Windows的我,意外的用K&R的「C程式語言」當入門書學C,在Red Hat 6.x上摸熟command line,養成用VIM的習慣。
Scott很熟Python,對Programming Language很有興趣。就這樣兩人在電腦前一邊談,一邊用網路搜證輔助,或實際寫code比對,一下就聊了七小時,平了我個人最高聊天記錄。可惜我經驗不足,不然可以聊得更深入些,而且聊到後頭,我已不太能集中精神思考,效果打折。
中途聊到就業的事,Scott說業界不如我想的,別再躲避不想學的東西吧(例如C++),忘了上回那個學長也這麼說,不過我還是選擇繼續天真下去,真的遇到時再說吧。另外有看Scott之前去北非某遺跡的照片,有一張是沙漠中的神殿廢墟,在廢墟後方映出四射的天光,背景美得超像合成照的。
從高中想追過學長的心,到摸索自己的定位卻又不捨過去追求的能力,以及現在找出自己的定位並不會迷失自我,不同時期和Scott聊天有不同感受,那是五味雜陳的。或是從不同角度來看,對照交大學生的能力和Scott的能力,想到社會上看待實力和文憑的心態和無奈的體制,和Scott聊天會讓我想到許多技術之外的事。學長漸漸在變,愈來愈溫和;我也在變,愈來愈圓潤,我們也失去高中時一部份狂妄的心。
舉個例子來說,曾經,我不斷地問Perl和Python有什麼差,到後來只摸索一點點的Perl就停止,繼而不在意兩者能力的差異,而得出族群愛好和語言出生時機這種與技術無關的結論。我對技術的執著降低,對學熟語言的執著降低,轉變為追求更全面、更不同的能力。
或是重頭翻大學四年寫著對工程師的看法,我想,我很早就明白自己不想走這條路,這只是我沒事做的退路。昨天聽到Scott說我的確不適合走業界,走學界不壞,我忽然豁然開朗起來,有時候我就是需要一些指標性的人物,刻出他們的定位,讓我明白我該站那。
結束談話後,Scott興起說來挑場Wii吧。藉由上回的經驗,這次比較快上手,打網球能發出快速球,偶而有Ace球出現,玩Wii還是寧可動作大點、技術遜點,比較有意思。途中我問Scott關於「男人的浪漫--七龍珠」玩起來感覺如何?Scott說龜派氣功發起來很爽,但有點不好意思。認識Scott的工研人們,各位可以自行想像那個景象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