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實戰派的朋友,強調「做中學,學中做」,我老覺得那裡不太對勁,假設要經驗過才能體會,那年輕人只能靠機運出頭天,光靠時數是拼不贏前輩。
孔子曾這麼說: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這解開我心裡的疑惑,就像活動身體一樣,有些事是生來就懂,或說是天生對某些領域領悟力高,自然學得快,「做中學,學中做」強調的是經驗,再進一步是說明經驗和學習互補的重要性,若因此認為什麼都要撞一次才會懂,所獲自然降低。
Blake曾寫過一些相關文章:
用程度來解釋生知、學知、困知是程度的差異更為通融,也就是聞一知五、聞一知二、聞十知五的差異。也提到抄錄,寫筆記的重要性,我也喜歡寫心得,或摘錄部份文字,這不只是讀書方法,亦可以應用到任何事,在整理的過程裡,才會思考的更深入,而不是對特定名詞做個索引而已。用進廢退,愈少進行整理和思考,歸納和演譯的能力愈弱。寫筆記時自然會組織,進行歸納;將想法組織起來後,會將類似經驗對比、統合,再藉整理而得的核心概念演譯出新的觀點,於是可以聞一知二、聞一知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