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確認了Dijkstra的發音,依Wikipedia的定義,要唸[ˈdɛɪkstra]。
以前我一直有兩個疑問:
- O(E*logV)不是比O(V^2)大嗎?為啥變成O(E*logV)後較好?
- 當heap內的元素會被更動值時,做起來不是很麻煩嗎?time complexity的影響為何沒有被認真討論?連帶使我懷疑那堆怪異的數字,O(V*logV + E*logV) 之類的。
愚笨的我在重讀Algo時終於想通上面兩件事了,
- sparse graph的定義:|E| = o(|V|^2),注意,是small-o,也就是說當 n 趨近於無限大時,|E|/(|V|^2) = 0,於是,E*logV還是比V^2小。若對此感到疑惑的話,不妨想想當|E| = |V|^k,其中 k 可以是比 2 小的任意正實數,也就是說,|V|^(1.9)的情況下,E*logV仍比V^2小。
小時候自以為有讀懂small-o,第三遍讀到這個符號時,才真的體會到它的含義。如同我以前把worst case和Big-O弄混一樣,Big-O只是方便表示上界的符號,不等同於worst case。所以,average case的Big-O、best case的Big-O都很合理,沒有認合奇怪的地方。
- 我被heap的insert/delete動作限制住想法,自以為只有insert/delete時才適合做heapify,但當我們更新heap內任一元素時,可以從這被更新的元素開始做heapify,所以heap內的元素可以任意被更新,僅需 O(logV) 的代價。事先用個 array/hash table 就可以記好 heap 內的元素,當要更新特定元素時 (e.g. 某個vertex),O(1)的時間即能完成值的更新。
沒想到到今天我才真的弄懂Dijkstra, MST的運作細節,以前碰到 priority queue 的更新維護細節時,都下意識地含糊帶過。也許下次再重讀Algo時,又會發現我還沒真的弄懂吧?
另外最近讀《勇闖資訊新未來:打造資訊科技的幕後英雄》時有讀到Dijkestra的介紹,順便記一下他給年輕科學家的建議:
1.別和你的同事競爭。
2.嘗試你能作的最困難議題。
3.選擇對科學發展有益切題的研究方向,不要與科學界妥協。
現階段來說,第三點可能是我最需要的,要能保有自己的價值觀而不與大環境妥協,相當困難。然而,我想一個可貴且稀少的學者,應該具有這樣的氣魄。若我的觀念錯了,也只不過是少一個一般學者,對大環境來說沒什麼損失。不管前述看法是否正確,目前我還太嫩了,仍需要經驗來確認或修正自己的想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