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31日 星期日

不能結婚的男人(結婚できない男)

相當有趣的戲,第一集開始沒多久就愛上這部了,主角真是道地的Otaku,做什麼都要弄到專業,吃東西也好,看影集也好。最棒的是沒有討人厭的誤會情節和拖半天的三角關係。

全劇有許多小細節用暗示的方式呈現,仔細看滿有意思的。我最喜歡的配角是酒保,他講話的方式超有fu的,再來是金田。不知為何,聽著金田和酒保的對話就覺得很舒服。不過這酒保似乎不如《Hero》裡的餐廳大叔一樣有人氣 XD

主角群的表現更不用說了,阿部寬的演技超讚的,把一個怪人演得入木三分,不會太誇張。由夏川結衣演的女主角則是屬於初看沒什麼感覺,愈看愈有意思型的,虛偽笑著說話時超讚,很喜歡她爽快的說著”知りません”,然後掛電話。人狗的對手戲也很棒,狗也是愈看愈可愛。

延伸鏈結:

2006年12月30日 星期六

要成為坦率的人,就是活得坦率點

這是篇廢話心得,只是一個記錄,一種樂趣 :P

對不坦率的人來說,成為坦率的人其實很難,但我已忘了以前的困難點,思考愈來愈直線化,坦率而不魯莽,正是我追求目標。

我覺得我現在的行為,只是記錄轉換過程的一點,我明白過陣子就感受不到以前的困惑,寫這篇文章時,已差不多忘了為何而困惑,無法理解一些朋友為什麼不能活得坦率些,明明他們多少如此期望著。

比方學數學時,一開始就想通的人,很難教會不懂的人,想通的人很難體會卡住的地方。另一方面,自己徹底想通以後,也很難教不懂的人,早已忘了錯誤的思考方式,因而不知怎麼修正。但對想通的人來說,去理解或回憶錯誤的思考,是開倒車的行為,弄不好會把自己的理解弄糟,就像AI裡已運作良好的Learning System,硬灌給它一堆錯誤test case,原本學好的系統,被誤修偏了。

延伸來說,教人或自學就是這一回事,沒有最好和最壞的老師,只有適合自己的老師。

以前我會為無法讓對方理解而困擾,更困擾的是看到對方後來理解了,但卻是用我覺得較糟的說法,或是被我覺得較不怎樣的人說服。理解到最適合和最好的差異後,我就釋懷了,也懂得適時減少無謂的口水,如果發覺我不是適合人選時 :P

比方有位天才一直都拿第一,告訴我努力就會有成果,我也許會回”那是你聰明才能這樣講吧”,總要有些相似度,才能相信對方說的,另一方面,若能不因雙方的差異而看出對方話裡的智慧,就更上一層了。好比從天才口中聽到”努力就會有成果”,不是想”那是因為你聰明”,而是想”再聰明也要努力”,或是”聰明加努力的成果真驚人”,我不夠聰明,因此更要努力。

例子可能舉爛了點,將就看吧 XD

ps. 2001-01-23時寫的期望:

一直覺得能不在意別人想法坦率地表現出自己,
是件美好的事,
不在意別人眼光而活,
可是, 若不在意別人想法, 是否算是我行我素,
只能說是個自私自利的人?
要不太遷就別人, 又不自私, 真難平衡

以前覺得自己太自私, 現在覺得自己太遷就別人,
不夠坦率( 雖說….自私時也沒坦率到那裡去 ^^||| )

一直以來的心目中想要的生活方式,
和朋友聊聊後, 他說”那不就是令狐沖”嗎?
對哦, 挺確, 沒想到無形我竟然是想成為像這樣個性的人? :P

微妙

如同李開復提的小故事,智慧從經驗累積來的,不同領域有不同智慧,藉由想辦國中同學會的機會,打開我沉封已久的記憶,看了6年前寫的一些心情文章,發現男女感情方面沒長進多少,畢竟之後都沒經驗。

上次家族聚餐,在台積電上班的表姊夫一直和我說,你這樣不行啊,愛情學分沒修到,大學不算畢業,還說要不要叫我表姊介紹幾個,我則是回答,那只好讓它當掉吧,反正來不及了 XD

不過 經驗/智慧 是可以轉移的,我覺得我能判斷該怎麼做較好,剩下的也是最難的,就是真正做下去,至少比以前什麼都不懂好,可以撞少一點壁。套AI的說法,這是有critic的Reinforcement Learning,但critic只會給 yes/no ,沒有具體的”how to change”,比不上有teacher的Supervised Learning。大概不少人會直搖頭,覺得這樣不行吧,太理性地看待這些事,這算是我的努力方式吧 :P

btw,我覺得我天生不是有自信或有勇氣的人,剛好有些契機,讓我敢一再練習,漸漸的就有自信,有勇氣繼續加強自信和勇氣。比方原本感情閉俗度可能是100%,po了篇文章可能就減為99%,不過我想最大的問題,還是有其它事想做,所以一點時間都不試,自然就一點機會都沒有,也許等到有時間想做時,已沒有機會了,嗯,如同我看待那些成天工作,期待著退休再享樂的人。

人生的抉擇一直都很微妙,想成為超脫一切的人,得注意要成為真正的身心超脫,而不是經不起考驗的嘴炮。另一方面,只要每個時期都過得很充實,自然就不會為當時的抉擇和錯過的機會而後悔吧。若要說我的人生有什麼鐵則,就是不想後悔,那是為遺憾的過去時間,而浪費現在的時間。

檢討/後悔.建言/批評

檢討和後悔的差別,在於前者有建設性,能明確做為日後方針,後者沒有。

建議和批評的差別,在於前者有建設性,能明確做為日後方針,後者沒有。

第一段旨在說明對己,第二段指在說明對人。

後記

最近覺得這種嘴炮道理的思考特別清明,趁機多寫些下來。

小時候我懷疑大腦只能專注理解一件事,有點像早期電腦只能執行插入磁片的軟體,這樣的懷疑是有小小根據的,因為小學國文和數學從來沒有同時考100分過,這間接造成我在高中時棄守文史地,讓我現在加強古文辛苦多了。

我現在處於嘴炮強化期吧,還是快點切為paper專注期較好。

李開復的演講:選擇的智慧

前天Google全球副總裁李開復來交大演講,主題是《選擇的智慧》。

李開復列了8個守則,光是把守則列出來,只會覺得是嘴炮,像什麼「用實務發揮影響」,但李開復給了很棒的例子,正反面兼具,具體說明如何實踐這些方法。聽完演講,若要下個橫批,大概是「李開復:務實的理想家」。

一開始提到中庸思想,中庸不是平均值,而是看情況判斷,不做極端的抉擇。西方人的特質有「積極、勇氣、自信」,東方人則是「自省、胸懷、同理心」,任一特質實踐過頭就變缺點,比方過度的同理心會變盲從,過度的自信變自負。李開復不喜歡幫人簽格言,格言是死的,不應過度解讀,比方「沉默是金」,合理的解讀是沒話好說時,就別說話。過度強調沉默,結果就是沒有表現,上司不會看重這種美德。

提到領導,李開復舉了丹尼爾.高曼在《有效率的領導》中的六種類型,比方威權命令型、民主型、培養部屬領導型,並請大家舉手說明自己想當那一型,我想當培養部屬領導型,也就是讓部屬能站在領導著角度想,大家都能兼具思考和做事能力。讀到這裡,大家不妨想想,自己想成為那一型的領導著。

表決完後,李開復說以上都錯,正確答案是看情形。公司危機時,要用威權命令快速處理,再慢慢的用民主或培養思考,公司就倒啦。明明前幾分鐘才說明過中庸思想,要看情況判斷,這個小投票馬上讓我發現自己沒弄懂這個概念,立即出槌。

提到務實時,李開復說要區分「直接影響」、「間接影響」、「毫無影響」,將時間用在最確實的地方,一秒也不要浪費。這概念很簡單,但區分起來很困難,他舉了從Microsoft跳槽到Google的官司事件,媒體不實報導讓他很難過,但他無法影響媒體,於是他退訂所有報紙和電子報,和律師研討如何打贏官司。這裡有個有趣的小插曲,李開復向Microsoft要求做證的信件,但很難想清楚明確的時間和收信者,結果Microsoft提供了30萬封email,以傳統官司的做法,這很難處理,可以參考木村拓栽演的日劇《Hero》,了解查紙本資料有多累,並且木村拓栽有主角威能,而現實中的李開復沒有。結果李開復用Google Desktop Search解決這問題 XD

李開復在演講時確實做到一秒也不要浪費的示範,一般講者在來不及時,會看一下目前的slide,先遲疑一下,再說明因時間不足,大家看一下就好。結果是過於粗略,有看和沒看一樣,不如不講,省下時間講後面的事。演講中,李開復講完某一小節時,流暢的說下一段可以參考他的書,或是個人網站,接著是連按兩下,讓下頁連一秒都沒出現,立即接續講下下段的內容。

提到努力,李開復以1984年被評為最差的教師,和現在演講的流暢,做了極佳的對照。提到勇氣,舉了他人生數個艱難和抉擇,以及後來的成果,像是大學時放棄讀了一年的法律,轉念排名較低的Computer Science;博士時放棄研究了一年的方法,轉用自己的想法做語音辨識,而成了今日的主流。放棄兩三年的助理教授年資,轉入Mac工作;放棄Microsoft亞洲研究院七年的人脈和經驗,轉入Google工作。

提到熱情,李開復引用了下面這句:

If you find a job you love, you will never work a day in your life.

並補充中國文學裡,最接近的說法應該是: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Q&A時,補充說明全方位人才最需要的能力是數學、英文、電腦。這是給所有大學生的建議,所以較一般性。並說明什麼叫學會用電腦,比方了解用scholar.google.com查論文,了解用Wikipedia查定義,是指運用電腦的能力,而不是一定要會寫程式。

我確實在李開復短短兩小時的言行中,感受到強烈的身教言教,在思想上加強自己的信念,在演講上見識精采的示範,堪稱目前聽過最棒的演講,學到不少演講技巧。

也許你和我一樣對學習感到急躁,恨不得立即變有智慧的人,最後以李開復舉的小故事做結:

一位年輕人問智者:「何謂智慧?」
智者:「正確的判斷。」
年輕人:「何謂正確的判斷?」
智者:「經驗。」
年輕人:「何謂經驗?」
智者:「錯誤的判斷。」

2006年12月29日 星期五

頭腦超頻太high而失眠了

不斷有新的想法飛躍著,像煞車失靈在下坡路段橫衝著,很累而無法思考,卻又無法停止思考,有點小恐怖 ( 也就是,走火入魔?)。

用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裡的說法,我這算精神病,而不是瘋子,兩者的差異在於前者有自覺,後者沒有。

不過仔細想想,被人稱為瘋子,好像比被稱為精神病好,這意味著超出一個極限後,就昇華成不同層級的人了嗎? XD

分析得到的結果?

我想到牛頓的事,牛頓其實一點也不在乎自己的想法能否被其他人理解,他覺得自己欣賞就夠了,全世界除他之外都是愚人,要不是怕別人會搶走第一位發明者的名聲,牛頓一篇論文也不會發表,總是有風聲說某人要在某領域發表什麼,他再將早已寫好的成果發表出來。

以微積分來說,他早萊布尼茲十年開始,為了留證據而在寫給萊布尼茲的信裡,用反字寫下微積分的關鍵想法,為的是有一天要證明誰先發明微積分時,他再說明如何解讀這些反字。

牛頓描述微積分的方式異常難懂,推測是故意這麼做的,為了減少愚人讀他著作,讓較聰明的人讀就好。

萊布尼茲則樂於分享,雖然牛頓對微積分的理解更深,結果是萊布尼茲的描述法較為通行,這是我從《毒舌頭與夢想家》ch1 讀到的,可能數學系的朋友較清楚正確性。

寫這個小故事不是說我把大家當笨蛋,有句話這麼說的:

一位有思想的人如果不能和人溝通,對世人而言,他只是個沒思想的人

我認同這句話,只是稍微體會到自high的美妙,有種大家不懂也沒差,嗯…牛頓的心情大概是這樣吧 :)

獨立思考體系

上篇《管理學和實戰經驗》《資訊分享.無可取代的能力?》點出類似的廢話結論,以管理來說,如果下面這句是對,那我的優勢何在,大家立足點都一樣吧?

管理本來就是由人而來的,最好的做法還是到人群中學習

答案還是像廢話,獨立思考。

以justin為例,justin沒學過古典鋼琴,靠著自己亂彈苦練三年,發展自己一套「樂理」和演奏方式,比我這正規耍廢學六年的人強太多了。任何音樂,justin抓一下主弦律,就能自己配出伴奏。在自修樂理之後,justin將自己的經驗整理得更透徹,音樂能力更上層樓。

我斗膽用自己為例,觀看我寫過軟體工程和管理的心得,也許有人覺得”這傢伙好像懂點東西”,也許有人修過軟體工程或管理學,覺得我寫得有點道理。我想補充一下,我沒修過軟體工程和管理相關的課。不是想自誇,我懂得東西不多,這樣就沾沾自喜只是井底之蛙。有一天我會去修這些課的,也可能不會。如果我去修這些課,目的是對照自己的系統,補足缺失,修正自己的系統,而不是想學會用「課程教的系統」。我想強調的是沒有建立自己的系統,學什麼都是白費力氣,另一種說法,就是「知道」和「活用」的差異

我相信不管是學樂理、軟體工程,還是做研究,方法都是類似的,要從自己思考做起,自己去想、去猜、去試,再參照眾人在歷史中提煉出的系統,這過程是循序漸進的,什麼時候試,什麼時候參照別人的經驗,因人而異。

粗略的將人分成四類:只會做、做很久後才開始想、一直想而很少做、一邊想一邊做。大家都認同一邊想一邊做的人最有潛力,可是看看自己和身邊的人,這樣的人有幾個?我聽過太多人回答”光是趕完就快來不急了,那來的時間找新方法或新工具?”,於是有良性循環和惡性循環之分,花一樣的時間做事,能力成長的差異卻如滾雪球般愈來愈大。Hacker的精神是寧願更費事的找出聰明的解法,而不願用第二次笨解法。

我忽然覺得這篇的本質和《思考和語言的本質》一樣,比方說這句:”一定是先有認知才有代表的符號”,將符號的意義擴大來看,就是樂理、軟體工程或管理學。

喔喔,我竟然把兩個長年”思考歸納實戰”再”思考歸納實戰”的結果串起來了,真是太有意思了。不小心變成自high文了 XD

管理學和實戰經驗

我認識三位想從事管理的朋友,剛好背景差異很大,綜合他們和我本身的心得,整理出一些想法。

大二時我觀察自己平日打混做的事,發現大多集中在軟體工程,於是決定要走軟工的路,但後來發現軟工不適合在學界混,它只是種概念無法證明,本質很務實,研究起來卻不夠務實,於是我封殺這條路,將它當興趣,後來陸續發現不少學長也這麼想,了解軟工而把它當興趣,而非研究主修。我滿愛找人合作參加比賽,或修開在研究所的課,通常要三五人一起coding一學期,誤打誤撞補了些實戰經驗,更誤打誤撞的在大一大二時看了XP的書和《人月神話》,那時有所體會,每次回顧合作coding和書的內容,又有新的體悟。

justin是管科系、管科所的學長,今天和他聊到管科背景的優勢,他覺得管理學不讀也沒問題,但讀這些理論可以加強信心,畢境不是每個人自信都強如狂人,100%相信自己的做法是對的(一般老闆大概也不敢用狂人吧)。不過管理學實在太虛無飄渺了,也許管科背景的人多讀了三五年,而能讀出些感覺,這是其它系來讀一年管科而不能體會的。至於競爭優勢,大概是「知道」和「活用」的差別,這不管學什麼都一樣,知道概念很容易,要在對的時機對的地點用對方法就難了。justin另外提到創意和水平組合,水平組合需要了解多些領域,才能發揮,所以我們都同意平時認真打混,才有超出一般人的價值 :P ,以我來說,不務正業的打工和讀軟工,就是一個優勢。更明確的說,找出所愛的事,認真的實踐它們,有一天它們會奇妙的組合,而發揮價值,這是Steve Jobs的看法。當然,既然是自己所愛的事,沒有它們發揮的那麼一天,也無所謂 :)

If you find a job you love , you wil never work a day in your life.

這是題外話。

ltw是資工系學弟,原本想考管科所而唸了一堆書,後來卻改變主意。我問他唸了這麼多管理學,有學到什麼嗎?他說驗證了他在AIESEC裡學到的事,不然光唸那些東西,只會迷惘,AIESEC真的是很成功組織,他學到很多,他無法逐一說明給我聽,於是我舉情境問題,問他帶組織的方法,他回答要看情形,做法差異很多,我描述的問題太一般化。聽ltw這麼回答,雖然無法增加我的知識,但我明白他真的學到很多,若我是他,別人問了一樣問題,我也會回答看情形(路人:你來亂的哦!)。

ltw學管理學的過程,和justin提的加強自信,或我的學習背景相似。我另外想到大三學Network Programming (NP) 和修Operating System (OS) 的事,前者是實際coding,後者是理論架構,照理說先學理論再實作才對,一般都是由上而下的做法。我反過來做,結果許多同學修OS時覺得太虛無飄渺,而我從NP的例子裡,一一驗證OS講的概念,而更能掌握整個系統。原本OS就是從實作中層層歸納、抽象化的概念,它的本質是實作,不是那麼的「科學」,軟體工程亦是如此,我想管理學也是這樣。它們應該要有實戰經驗,再由別人統整好的理論,協助建立自己的理論,再增加更好的實戰經驗(已懂得轉向時機,可以跌輕一點),再看理論建立出自己更好的理論,我想特別強調「自己的理論」,無法融入自己的思考體系,只是知道而已,無法活用

我認識一位教官,他退休後到大公司裡上班。他認為要了解大公司的體系,最好的方法就是進去看。教官退休前有修管科所的課,唸不到一年感到太空洞而不讀了,他覺得管理本來就是由人而來的,最好的做法還是到人群中學習

如同水平組合的想法,藉由三位管科相關的朋友,我又釐清一些軟工的想法。如同一再強調的,軟體工程有技術層面的議題,也有人的議題,而人才是核心部份,所以軟體工程不是單純的技術而已,更包含管理學。這些想法,兩年多前就在《人月神話》裡讀過,今日更有體會。

The Joel Test: 12 Steps to Better Code

看到kgo轉中文翻譯的12項目到個版上,想到以前有看過這篇,拿出來備忘一下。光看12項目可能不懂它在說什麼,對照原文看就清楚多了。

一半的項目在強調隨時保有所有(過去、現在、”未來”)可執行的程式碼,讓程式能還原到任一階段,並且是能動的程式,觀念和XP相通。

出處

1. Do you use source control?
2. Can you make a build in one step?
3. Do you make daily builds?
4. Do you have a bug database?
5. Do you fix bugs before writing new code?
6. Do you have an up-to-date schedule?
7. Do you have a spec?
8. Do programmers have quiet working conditions?
9. Do you use the best tools money can buy?
10. Do you have testers?
11. Do new candidates write code during their interview?
12. Do you do hallway usability testing?

2006年12月27日 星期三

十月的天空(October Sky)

基本資料: 十月的天空

電影改編自NASA工程師的自傳小說,勵志感人的好片,看到眼淚都流出來了 :cry: ,我不會描述感人的心得,僅此一記。舞動人生(Billy Elliot)也是感人的好片,結構和十月的天空有些相似,對其中一部有興趣的人,不妨試看看另一部吧。

DVD附錄有NASA工程師本人描述小時候和拍片過程的事,挺有趣的,不過本篇有中文字幕,花絮卻沒有,有聽沒懂 Orz。

忽然想到高中班上的泡麵,大學考上台大物理,聽說想當太空人,要出國唸書。不過高中班上的人都瘋瘋的 XD (用89語來說就是Swigo吧),有時挺難判斷大家是說真的還假的。

毒舌頭與夢想家:電腦王國的廝殺

書藉基本資料: 毒舌頭與夢想家

沒時間讀閒書了,直接跳讀較有興趣的最後一章,中間幾章草草掃過。第八章《電腦王國的廝殺》描述Microsoft的蓋茲和Oracle的艾利森。裡面提到一段頗有感觸的(ch8,p449):

我們真能把他們看作是科學家嗎?他們真的能與達爾文,甚或是愛迪生相提並論嗎?
...
許多人相信,「科學家」這個名詞只能用來形容某些非常特別研究人員。例如,許多物理科學家十分生氣居然有人建議,也該稱心理學家或考古學家為科學家,他們更覺得不可思議的是,「社會學」居然也可以和「科學」連在一起。許多科學家和科學作者都聲稱,唯有當扎根於數學時,科學才能稱之為科學、但是,地質學家或生物學家可能還不如土木工程師用到那麼多的數學,又要怎麼說呢?如果今天推動科技發展的力量中,錢與權所扮演的角色愈來愈重要,大企業的創新故事是否顯示「科學」和「科學家」的定義都已動搖?過去清楚區分枓學與技術的藩籬已然崩塌?

還有這段(ch8,p452):

在巨變中,我們必須重新思考科學的意義,以及科學家需有的承擔、在電腦世界中,科學可以更加快速地找到商業出路,從構想萌芽到創業之間的距離更是短得驚人,但是如果你認為如此一來就玷污了電腦和軟體開發者達到的智識純度,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相信如一哥DL看了第一段,一定很想說「你們根本就沒弄懂,我不想聽你說那些奇怪的想法」,「科學家是為了追求真理,工程師是為了做出東西來」。不過我們要看的是話裡透露的精神,不是質疑描述裡的小地方。另外吐糟一下,原本我想引用更多內容的,但作家說話就是又臭又長,濃縮起來的含意為,我們要接受不同種類的科學家,如「理論科學家」、「實驗科學家」,不過《大自然的數學遊戲》的作者必定會痛斥這種說法,以一位數學家來說,他討厭將研究分為「理論」和「實用」,他認為這是近代錯誤的二分法,會短視近利而妨疑科學發展。

我沒什麼新觀念想講,只覺得誤打誤撞讀了Computer Science又覺得很有意思,真是走對行了。一來資工學生容易在學生時代賺錢(經濟壓力啊),二來資工系(用我們系上的說法,叫「資訊科學與工程」)的定位很微妙,和所有研究都扯得上邊,專屬自己的東西似乎又不夠深,好像能跨到任何領域,又好像能被任何領域的人跨進來。和小時候想像的做研究差異很大,常搞不清楚什麼叫科學什麼叫工程,因為Computer Science就是站在中間的模糊地帶裡,明白箇中差異後,我決定成為工程與科學能力兼備的人。

嗯,有機會再來寫篇工程與科學的心得,大中和DL的說法都滿讚的,去問看看肯不肯借引用些話。

2006年12月26日 星期二

PHP用mysql_connect() or mysql_pconnect()?

最近發現pconnect在high loading時可能因pconnection不夠而無法取資料,出現這樣的錯誤訊息:

Warning: mysql_pconnect(): Too many connections

但用connect的寫法,要保留打開的$connection做為sql query使用,coding上較麻煩,雖說可以寫成class,將$connection變數存在class內,避免這個麻煩。還有connect可能要自己free query result(如果keep connection較久的話),而pconnect不用處理free(但不見得沒問題 XD ),看了WordPress和SMF的code,它們都用connect,沒有用簡易的pconnect。這麼說來,大規模的PHP program,還是用connect自己管較好囉? :( 不清楚PEARPECL怎麼處理的。

偷懶的小東西還是繼續用pconnect吧 XD ,也可以透過tube DB or web server的方式避免out of pconnection,比方增加MySQL pconnection數,或降低web alive connection,在Apache裡是設MaxKeepAliveRequests和KeepAliveTimeout吧。

CodeGeass - 反逆のルルーシュ

官網,不知要做幾集,至少24集吧?

如果A+是過去看過動畫的滿分,Code Geass第11集就是A++啊!真是優點太多不知要說什麼才好,要劇情有劇情,要深度有深度,要萌有萌,作畫穩定。

Code Geass也許可以學RahXephon那樣搞個濃縮另編的劇場版,絕對有買的價值,目前TVA的水準,不論是劇情還是畫面都是一流的,音樂也不錯,結局不要鳥掉,也是必買之作。

11集中間的打鬥流暢到不可思議的程度,機器人的設計占很大的功勞,讓機器人可以在空中亂跳再用繩索在空中移動,做成遊戲應該很有玩的價值。主線之外的隱主線也浮上來了,我超愛這種主線外再放隱主線的設定,雙主角的路線也很棒,這真的能好好收尾嗎?難度異常的高啊。到是11集結尾的時候,Rurushi故意把Karen叫來再對C.C.說那種話,故意走三角關係嗎? XD 相信11集後C.C.的人氣會上升吧,之前投票的結果是Karen vs. C.C. = 第二名 vs. 第四名。

2006年12月25日 星期一

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

( 寫於2006-07-20,結果我仍未重看《灰羽聯盟》啊 )

書藉基本資料: 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

第一次看村上春樹的作品,偏偏挑到最長的一部,看完後沒特別的心得,待那一年重看第二次時,或許就有了。

我覺得村上春樹的寫作風格真的很特別,像理所當然地剖漏出不自然的訊息,像是隨意記錄下流動的片段訊息,沒有任何牽強或多餘的訊息,直接將”全部”展現出來,開頭如此,結尾仍是如此。

即使是這樣的結局,我卻好像早已明白一樣,沒把書丟到地面上邊踩邊罵”結局呢? 還我結局啊!!” ( 然後被圖書館管理員架出去吧… )

看《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的目的除了接觸村上春樹之外,另一目的是為重看動畫《灰羽聯盟》而暖場,接著就來重看《灰羽聯盟》吧,兩者的關聯可以參見這篇

看破人生的名言

話說我面對考試或競賽失利時,總用自創的這句來自勉(時間關鍵字因時期而更換 :P ):

這只是我人生八十年中大學四年中的一次期中考罷了

最近因挑戰太少,沒機會多說幾次,情況更糟啊。

織田信長在絕境之中,說出了這樣的名言:

人間五十年 下天のうちをくらぶれば 夢幻の如くなり ひとたび生を享け 滅せぬもののあるべきか
(人生五十年,與天地長久相較,如夢又似幻;一度得生者,豈有不滅者乎?)

生命的濃度不同,帥氣度差遠了。不過,最帥氣的還是金剛經這句: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年輕的時候會覺得這些句子很帥氣,等老了更有體會,唸這些句子時的笑容,和現在的含意必定大不相同吧 :)

2006年12月24日 星期日

週一到週五,每天8小時

國高中時同時讀這麼多科,還可以保持健康的身體、適度的運動和一般休閒,上大學後怎麼完全變廢人一樣。現在想像以前一樣,來訂個”課表”,試看看重拾中學生的作息和份量。明明是全世界的國高中生都做得到的事,曾經做過的大學生和研究生反而不行,真是奇也怪哉。戰鬥吧!研究生的目標 + 中學生的作息!

我忽然想通多出來的時間去那裡了,國高中時鮮少上網,大學後根本是24h泡在網路上,交大網路快,電腦不關機就放在那,想到時用一下,用網路學東西真的很方便,少了網路,知識範圍可能縮水個2/3吧,不過多出來一半以上的時間,不知會用去那裡。現在偶而逛一下BBS、看Blog文章和收信,就是種時間損耗,應該把時間用得更精簡些。

毒舌頭與夢想家

書藉基本資料: 毒舌頭與夢想家

目前讀完導讀、前言和第一章《先發明者才是英雄》,第一章講述牛頓與萊布尼茲發明微積分的爭論,這本書有少見有趣的導讀和前言,一般書藉的序是印來給人跳過的,讀這本書的序有別種樂趣。

如同前言《通往理性的漫漫長路》裡提的:

就科學而言,
你不需要彬彬有禮,
但必須正確無誤。
- 邱吉爾 (Winston Churchill, 1874-1965) 

牛頓確實展示了無禮至極的例子,看完牛頓的例子後,我相信現今學界各種黑暗、腐敗和鬥爭是行之有年的,科學家也是人,有人有利害的地方就有鬥爭,唯一不同的是科學家進行工作時要有艱鉅的耐性和理性分析,但這理性的分析不等同感情上的理性。

高中以前的課本將科學家描述得太美好了,只論為人類帶來的福祉,而隻字不提鬥爭。幻滅是成長的開始,沒想到這句也能用在這裡。

若要說從中獲得什麼正面啟發,從牛頓和被他踏在腳下的科學家們身上,我再次體驗到做研究也要弄好人際關係,要有行政手腕,現今更是難以單打獨鬥的時代,還是一樣的老話,有人有利害的地方就有鬥爭,也更需要合作。

也不用想得這麼灰暗,反過來說不計較利害的人,不會落入鬥爭的漩渦,”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2006年12月23日 星期六

乙女はお姉さまに恋してる

動畫官網: 乙女はお姉さまに恋してる,標題出現亂碼後才發現DB裡title的encoding是big5 @_@。

幾個月以來,Manic一直和我推薦這部,大概是以前聽他介紹而觀看《マリア様がみてる》後,我的評價不錯,因此產生偏差認知,雖然咱們都覺得《マリア様がみてる》很有意思,但欣賞的方式不同啊。

我對girl game改編的動畫沒啥興趣,唯一的例外是Key社的作品(ONE、Kanon、Air)以及To Heart和Comic Party。再加上《乙女はお姉さまに恋してる》的主設定是男主角偽裝進入女子學院就讀,這設定實在很怪,挺反感的。昨天在巴哈GameAC版看到推廣介紹,切入的角度和Manic的說詞不同,引起我的興趣,人物介紹部份看起來很有意思,找了第一集來看,發現不是一般專賣service的作品,劇情描寫還不錯,Q版人物超可愛的,決定秋季加看這部 :P

ED真是百看不膩,每次都注意看畫面,沒什麼在聽歌 XD 。噴火飛上天的貴子實在太妙了!

2006/12/24 Updated

這ED真是蠢翻了,制服換季後,把ED的衣服也換色了 XD 。5、7、8集看起來像結束支線角色劇情一般,我...我是當搞笑劇來看的,不是想看溫馨劇啊。

2006/12/25 Updated

結局還不錯,第11話終於出現小時候的回憶,難怪我一直沒感受到青梅竹馬的衝擊,原來是缺了小時候的回憶。附張12話中間的蠢圖 XD ,怎麼沒人收集12話裡的24張圖呢,對照看超歡樂的。

1166923373195

2006年12月22日 星期五

開發速度和執行效率的取捨

最近發現在學弟版上回的問題,比我自己版上po的東西有營養多了 XD ,有些回文改改就適合放在Blog上分享。這篇是討論技術層面的軟工,人事管理的軟工請見”軟體開發與管理的思維:人月神話”

我看到的 書/文件 都強調不要早期做最佳化自早苦吃,把時間花在刀口上,最好是能動,快速開發出prototype,再漸漸改好它。更何況最佳化可以從很多層面執行,舉凡演算法、coding技巧、libaray、compiler、OS、hardware等,不見得要拘泥在一處。

在和人合作寫project,或自己寫project的經驗裡,快速開發士氣較好,士氣會嚴重影響到產品的存亡。

至於最佳化的議題,可以用profiler抓bottleneck,確實調整最該調整的code,在我的經驗裡,用profiler常抓出想破頭也不會注意的bottleneck。

舉例來說,我用Java寫了統計文章裡所有單字出現的次數,我辛苦tune hash table半天,把linked-list改成binary tree也沒快到一秒,用profiler一測,發現1/3的時間耗在class String的split(),改用StringTokenizer一步步取單字,而不是一口氣轉成String array後,就省下1/4的時間了。另一次的經驗是用profiler發現object包太多層後,有些object被重new一次,增加一倍的初始化overhead,memory用量凶時會因garbage collector運作而嚴重delay,去掉多餘的 new 後,程式快了一倍以上。

這裡不是說演算法分析沒用,那是基本能力,實務上除了complexity分析外,更要配合profiler雙管齊下。

另外可以透過refactoring的技巧,將快速寫好的破爛code趨於完美,讓它更易擴充,更易最佳化。

做個總結,就是:

快速開發prototype -> 反覆refactoring + 再開發 -> project尾聲使用profiler做最佳化

參考書藉:

  • eXtreme Programming (XP):我忘了看過的那本書名,相關的書應該有不少。
  • Refactoring:這本講概念並以Java實作的code說明,現在各家IDE漸漸支援Refactoring,做起來簡單又不用擔心改出bug。

2006年12月20日 星期三

mysql_fetch_*()的選擇

自從看到foreach ($result as $key => $value)的寫法後,愈想愈覺得mysql_fetch_assoc()才是王道,如同PHP官網所寫,它多了很多便利性,並且效能和最陽春的mysql_fetch_row不相上下。

極端點的例子來說,自己寫一個loader,像Smarty一樣,會把自訂的keyword換成準備好的data,配合foreach的寫法,程式不需知道有幾種field、field名稱為何,就能把keyword轉成data。例如template.html長這樣:

<a href=#link#><img src=#source# /></a>

HTML裡的keyword要和table field同名,DB table img_link裡有多個field,其中兩個為link和source,loader可以這麼寫:

$str = file_get_contents("template.html"); $sql = "SELECT * from img_link"; $r = db_query($sql); $assoc = mysql_fetch_assoc($r); foreach ($assoc as $key => $val) { preg_replace("/#$key#/", "'$val'", $str); }

這個例子省略重覆template內容和while ($assoc = mysql_fetch_assoc($r))的寫法,只是描述概念而已,功能愈複雜時,愈顯得出mysql_fetch_assoc()的彈性。

mysql_fetch_row()的好處是簡單好寫,如果SQL是寫成”SELECT field_a, field_b, …, field_n from table”的形式,程式固定把$row[0], $row[1]放進間接變數,有簡單的好處,比方像這個例子,之後要傳$board到別function裡,但$board一些細項可能從不同table或不同field拿出來的,只要變動SQL,把field的位置放對,之後的程式不用更動:

$board['chinese_name'] = $row[0]; $board['introduction'] = $row[1]; $board[$type] = $row[2];

mysql_fetch_row()另一個好處是取多個table時,同名field不會被擠掉,mysql_fetch_assoc()需要在SQL裡做alias,或是如這篇描述的方法處理,將資料統一包成二維陣列,用$drow[TABLE][FIELD]的方式索引,有點笨重。

mysql_fetch_array()是mysql_fetch_row() + mysql_fetch_assoc()的函式,不多描述,參閱官網就好。

但我就不懂mysql_fetch_object()的優勢在那,google了一下,只有看到這篇在談它,結論是mysql_fetch_object()是廢材,又慢(別篇說的)又難用。記得我初學PHP時,特別愛用mysql_fetch_object(),總覺得用 -> 來索引較清爽,只是單純的OOO病發作罷。bye bye,我曾經的最愛:mysql_fetch_object(),我們因不了解而在一起,又因了解而分開。

ps. OOO:Over Object-Oriented,忽然想到的詞,看起來不錯用 :P

2006年12月19日 星期二

通往成功的方法

之前在駭客與畫家裡讀到,如果有兩條路可以走,選困難的路,或著說,你較不想走的路。花愈多心力做的東西,別人愈難追上。

類似的說法,滿常聽別人提到的,不知為何,這次看到,特別有感觸。不是追上與否,成功與否的問題,最近看自己能力底限的想法愈來愈強。

這個準則很容易判斷,早上醒來要不要懶床?晚上要不要早睡?要先讀paper還是先看動畫?答案都很明確。

2006年12月18日 星期一

人體使用手冊

書藉資料: 人體使用手冊

google一下會看到電子版,還有其他網友的心得。

本書說明人體自有修復能力,只要血氣足,自然沒問題,大概半本書說明血氣的觀念,第六章《日常保養》說明”早睡早起、敲膽經、按摩心包經”三招補血氣,後半部份說明各種慢性病的療法,方法都一樣,就是補足血氣。早睡早起是順應造血時間,後兩項是提高造血效率。

我跳著翻翻而已,只有仔細讀三招補血氣(可是看不懂心包經脈),反正大概看過後,我相信血氣的說法,細節就沒興趣讀啦。這裡補提兩個不錯的觀念:

  • 不生病分兩種,一種是超健康,一種是沒能量生病。平常很忙沒事,一休假就生病,表示休息後身體補充能量,才有能力生病,這表示平常很忙沒生病更糟,最好的做法是請個長假讓自己一次病個夠,把身體修好。
  • 運動不會產生能量,運動目的是促進新陳代謝,並且晚上比較好睡,在沒早睡早起的前提下,運動只會加害身體,能量不足還硬消耗它,晚上運動可能造成精神亢奮,影響睡眠時間。

ps. 英文版心得見這,不是直接翻譯的結果。

2006年12月17日 星期日

夕陽無限好,只是看不到

下午四點多,老媽打電話來,說夕陽很美,又大又圓,快到頂樓看看。

在寒冷的北風下,我走到頂樓,看著過於刺眼而無法直視的夕陽,這...無從鑑賞起啊。打手機過去問,原來老爸老媽在爬山,雲層可能夠厚,可以直視雲後的太陽,爸媽就在山頂看了五分鐘左右,看著夕陽下山。我這裡是只能直視一秒,避開數秒,看見已沉下1/3左右的圓形,夕陽在我前方,雲層在我後方,若要說美,後方因夕陽照落的雲層也不錯,可惜我這景觀不好,目前對新竹住處最大的遺憾,就是窗外風景不佳,上頂樓看也差不多。再說,汐止山上風不大,沒那麼冷,新竹則是愈冷風愈大,我薄弱的閒情逸志不敵寒風,逃難似的下樓吃飯。

想到古人可以遙望掛在高空的月兒,吟詩作對想著另一邊的佳人朋友是否也看著月兒,現代人只要一通手機就能確認,說方便也真夠方便,不過挺煞風景的 :P

聰明的小孩長大後較可能變成素食主義者

出處(?)

路透倫敦電

根據周五公佈的研究報告,
智商較高的小孩較有可能在長大後變成素食主義者。

英國針對現年30歲、曾在10歲時測過智商的8,000多名男女進行研究,結果顯示,智商越高,越有可能成為素食主義。「小的時候比較聰明,到了30歲顯然還保有那份聰明的人,較不那麼聰明的人更有可能在30歲時說自己是素食主義,」英格蘭南安普敦大學流行病學家蓋爾(Dr Catherine Gale)博士說。

她補充說,這項發現和其他研究的成果一致,顯示出較聰明的人傾向於更健康的飲食,運動也做得比較多。這項研究公佈於《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線上版。

研究發現,智商分數每上升15點,成為素食者的可能性就上升38%。即使是將社會階層和教育等因素列入考量,智商與素食的連結還是不變。
研究中超過33%的男女描述自己為素食主義者,但稱他們食用白肉和魚。只有略超過4%的人是嚴格的素食主義者,2.5%的人嚴守素食主義,完全不食用動物製品,包括蛋和乳製品。(完)

編譯 林雨蒨;審校 劉瑞芬

看到歪忠寫的文章,研究可信度不知,藉此宣導素食 XD

不知道這數據怎麼來的:

智商分數每上升15點,成為素食者的可能性就上升38

話說我半年前玩IQ Test,只玩一次,很認真的做到底,結果是130,不知道這網站公信度如何,這年頭測IQ只能用來滿足小小的虛榮心 :P (許多論點指出IQ測驗不夠全面,也不夠客製化,不適用於不同族群)。btw,我有食用乳製品,沒吃蛋,在台灣吃素比其它國家方便多了,不知那天日本才能更方便素食者啊。

2006年12月16日 星期六

逛光南發現一堆動畫

現在代理和發行真是超快的,前陣子日本才播畢,台灣馬上就在賣。

  • 涼風被曼迪代理一陣子了,看來賣不好,DVD 1+2+3+Box只要7xx元,yulong快衝吧!
  • 櫻蘭被eMuse代理,1~5話一卷$500,6~8話一卷$500,但包裝得很醜,沒讓人想買的感覺 =.=,除最後兩集外,我滿喜歡這部的,難得坂本真綾(謠傳歌唱優於配音...)表現比較出色。
  • eMuse的Last Exile全套VCD 26話 $499,若DVD $1000,管它結局鳥不鳥,馬上買 XD
  • 最扯的是齊威的狼雨,全套DVD10片+Box只要$199,我沒有打錯,真的是$199,有些人推這部,但這部我看到一半就不想看了…
  • 至於期待已久,被曼迪代理的蜂蜜與四葉草,第一片+Box+手冊上市了,$3xx,兩話入並有特典:OP制作過程,我真的滿好奇那個噁心的OP怎麼做的 XD ,下週回台北就買!
  • NaNa的DVD被博英社(群英社?)代理,用透明硬壓克力盒,很有質感,不過NaNa本來就不在購買候選清單裡。

其它VCD還有全套“抵制盜版價$299″,最後我買了$288(光南打折)的”高橋留美子劇場”,我有買幾本這部的漫畫,滿有趣的小品,而且可以懷念一下早期的名聲優,像是林原惠,打從她配的綾波零(Ayanami Rei)開始,就迷上她了,有特獨的個人聲線,並且能配很廣的範圍。

希望低價DVD的量多點,LCD愈做愈大,對VCD的興致缺缺啊。我本來想找古靈精怪(橙路)兩片劇場版DVD,或是Comic Party的,去好幾次都沒有,看來是太舊的特價品,得從公司網站訂吧。

2006年12月14日 星期四

駭客與畫家 - LISP和創業

書藉基本資料: 駭客與畫家

讀完全書了,本書大概分三種內容,程式語言、創業和其它,其它包含有趣的《垃圾郵件大作戰》和一些有趣想法。作者認為程式語言要活,而不是把programmer當笨蛋限制,作者大力反對Java,大力支持LISP,Perl、Python也較合作者的品味,似乎hacker都很喜歡Perl。

作者對軟體開發和創業的觀點一樣簡單,小而美,快速開發一個破爛再來改。比較特別的是提到用最少行數達成一樣功能的程式語言最有戰力,行數可以視為產能指標,用LISP寫千行能做到的事,用C、Java可能要寫到萬行,搞不好還因過於龐大而寫不出來。作者以Viaweb的創業心得做為實例輔證,說明他們開發核心是LISP,再輔以其它語言。

我對程式語言的看法和作者大部份相似,主要的差異在於我喜歡Java,我學過一點Scheme,感覺還不錯。看過作者觀點後,提高許多學functional language (FL)的動力。似乎懂FL的人對OOP和其它程式語言的特徵都有另一番解讀,像是更上層、更為抽象的觀點,作者有點嘲笑OOP的design pattern,認為那是將pattern搬到人的思維處理,而不是程式語言本身,FL的功能就隱含一些pattern(作者引用另一位研究OOP的人寫的文章)。書中提到某位hacker說過,學FL不見得能用FL完成你的工作,但能為你帶來許多新思維。作者則是進一步認為FL可以完成更多工作,關於FL的看法,可以參閱作者網站。去瑞典的查默斯理工大學讀書的command和大中應該很有心得吧,摸索一陣後一定要好好討教。

談到創業,作者先提一個有趣旳觀點,一生可能要花30年賺一筆大錢,你為什麼不把這30年零散花的時間集中在幾年內做完,還比較有效率。沒錯,進行複雜工作時,要先花一段時間回憶,進入狀況要花時間和精力,若能加長單次工作時間,減少總工作次數,一定更有效率。而現今的制度,很難依個人成效發薪,結果是大家不想多做事。sales是成功的例子,業積容易考查,分紅容易,但programmer不然,無法判定是那個小組的功勞,更不用談某小組裡的某個人。總結來說,自己創業成效最大,才會甘心做更多事。

不過相對於創業的麻煩,我還是比較喜歡悠閒的學界生活,只要不缺錢就好。

2006年12月13日 星期三

《楊柳》(Willows)聽後印象描述

用Google找試聽

一位隱士和一位過路者閒談,在微風掃過的原野邊,在大樹濃蔭底下,自然地,單純地,偶然交遇的二人,卻像百年之交一般,不需太多的話語,簡單的眼神相交,淺淺的微笑。

大自然之中,無言的風聲就是他們的對話。

風停,語畢,

兩人分道而行,再起的風,重新接續分離的二人,在間歇的風裡踏上別程。

後記

打從聽見第一個弦律入耳,源源不絕的畫面浮現在眼前,難得有這麼完整的印象,特此一記。

相較於意識流心得的行家cs,我還是小小腳,寫不出”窗邊月下的企鵝”這等奧妙神奇的描述,而且隨便一首都能自然描述。加油,我的意識流之路(這也無從加油起吧 XD )!

管人和被管的心得

最近管人和被管的時間較往常多,有些心得,這篇姑且分類在軟工吧,反正軟體工程的核心在人,最難搞的也是人。以下用組長通稱管人的,用組員通稱被管的。省了實例避免尷尬,心得參照自身和別人的經驗。

組長不懂拿捏事情輕重,想到什麼就要求什麼,若組員照單全收,結果是組長看不到關切的成果,組員做得要死沒成效。

組員處理的方法有二,學會說不或是先忽略,重要的事會被重覆提,不用擔心沒有關切的成果。這個做法讓組員有餘力執行最該做事,但沒效率,或是組長太忙,期限快到才想起來,結果事情真的不能延,組員只好爆肝用力救,成果不好,士氣低落。至少,說不和忽略的策略能讓自己好過點,不會做一堆白工。

組長應該吩咐事情時就拿好優先順序,並告知明確的期限,”愈快愈好”和沒期限一樣,被拖延的機率較高。

但組長給彈性時間會有新問題,大多組員直接忽略彈性時間,不管有多彈性,都是期限前動工;有優先性的工作,表示低優先性的可以繼續擺爛。組長最好把工作切細而明確,讓每件小事的期限不會拉太長,但叮進度會累一些。

另一個問題是組長只有大概想,組員做下去才會發現問題,但組員通常不愛想,抱著儘管做的心態,快完成時組長發現不對就尷尬了,士氣低落,相處不順,改不改都不是。所以我當組員時,會問得很詳細,包括目的、原因,讓自己有全面思考的能力,避免發生尾期才發現不對的慘案。當組長時,找會想會做的組員,若組員不會想,進度就要問緊些,比較累。

實作時,如果組員很有想法,也得視情況先提供備案或限定方向,太多方向讓人無所適從,Brooks在《人月神話》裡的名言:”Form is liberating”(形式即解放),適當的限制有助於明確的發揮。

開會前應準備好流程表,事先寄email給大家,slide或純文字都OK,slide方便條列式和放圖。必要時要求大家想好再開會,或要求各小組在大組會前討論過,避免開會時進行多人討論,人多嘴雜沒效率。會後一定要有會議記錄,口說無憑,事後有爭議傷士氣,會前有流程表,會後做記錄很容易。

不見得每個組員都吃同一套,開始共事的第一步,就是確認好共事的方法,比方溝通用媒介(手機、email、MSN),需要用的工具(SVN、Wiki、Calendar),逐步建立共通習性(非組長習性)。

溝通時帶點幽默很有效,可以化解尷尬、提高士氣,幽默可能需要靈感和練習。無論是管人還是被管,最有效的做法還是以誠待人,推己及人。很嘴炮,也很實用。

2006年12月12日 星期二

PHP date/time format的minute是 i 啊

忽然發現上篇的po文時間是12分,往前一看,清一色都是12分發表,再往前分別是11分和10分,原以為是WordPress的bug,trace code後好像無誤,到php manual查看date,才發現我用錯參數了...,是 i 不是 m 啊 XD

m Numeric representation of a month, with leading zeros
i Minutes with leading zeros

鬧鐘退化成時鐘

連續一週睡到中午,十二月以來平均睡9小時,和進入冬眠期前的徵兆一般,諷刺的是全球暖化,今年北區的熊遲遲無法入睡

現在只有在鬧鐘響前起床,和懶床到和鬧鐘無關的時間起床兩種,鬧鐘已失去威信的地位。加油啊,鬧鐘!站起來奮鬥吧!不要被上代產物的時鐘瞧不起,在演化的潮流裡,你們是該被選上的族群!

2006年12月11日 星期一

退出光碟片的方法

簡省人力資源的最好做法,就是不要回答同樣的問題,應該一次寫成FAQ,以後丟link就好 :P

Problem

光碟片卡在光碟機(CD or DVD)裡出不來。

Solution

電腦關機後用牙籤或迴紋針戳”緊急退片鈕”,大概在面版左下角,耳機洞附近,比耳機洞小,洞裡有個彈簧,受力戳下去後光碟機會打開。

什麼樣才叫保持連繫呢?

由無名BBS不再有保障(純個人推測),聯想到失聯。

國中以前網路不發達,失聯是很容易的事,只要搞丟小學國中電話簿就行了,對資工系學生來說,紙本電話簿本來就很容易搞丟,總覺得東西沒存在電腦裡,就會搞丟。網路發達後和朋友聯繫容易,幾個朋友去了瑞典,也沒什麼感覺,畢竟我和別人的相處以談話為主,影響不大。

我不會隨便換email,email使用頻率又高,找我是很容易的事,反過來說,找其他朋友不見得如此,要有什麼媒介的存在,才稱得上保持連繫呢?如何才能避免失聯?忽然覺得這和讀書寫筆記一樣,總擔心著學過的東西不容易找出來,思考要如何組織知識,以便隨時能快速存取,這之中最重要的是記得keyword,可藉由做index和分類達成。

query expansion是藉keyword生keyword的研究,人與人之間的連絡也能透過朋友間互找,只不過沒電腦資料這麼方便,接著聯想到人力資源類的網站,不過一般朋友不會用這種東西保持連繫的,扯遠了。

或許保持連繫和學習一樣,自然隨意就好,時機對,碰巧就會搭上,不用在意。

2006年12月10日 星期日

豬窩BBS個人版p_fcamel啟用

豬窩BBS位置:telnet://bbs.pighouse.net

無名BBS當了,不知啥時會好,不確定之後維修情況如何,啟用豬窩的 p_fcamel,以備不時之需,若無名BBS版友有興趣繼續觀看 p_fcamel ,無名bbs有意外時可以來豬窩看 :)

2006年12月9日 星期六

駭客與畫家 - web軟體開發心得

書藉基本資料: 駭客與畫家

ch5 《另一條路》裡提到作者對於web軟體開發心得,參雜作者於1995開設的公司Viaweb的經驗,說明軟體執行於web端是趨勢,Viaweb後來被Yahoo買下,成為Yahoo Store,本書寫於2004年,許多想法今日來看更有道理。

如同電腦硬體的演進:mainframe -> personal computer -> software on web,也意味著龍頭公司的交替:IBM -> MS -> Google,IBM當初擔心加入微型電腦開發會影響工作站的收入,結果被MS搶去市場,如今MS也有相同困境,如何穩固作業系統的占有率,又不會因市代交替,而被Web新興公司取代。大部份使用者其實不需要了解”作業系統”,他們只要有瀏覽器,就能滿足需求,也不該讓他們擔心資料備份或安全性,這是Web軟體的一大優勢。這之中隱含許多新方向,包含制作更簡化的”電腦”,和ISP合作內建上網功能,如同電視一般簡單,打開就能用。

ch5詳細的分析使用者心態、開發人員的能力需求、消費模式,比方開發Web軟體不再有版本和patch的概念,試用和付費使用更為簡單,將資料和運算集中在server對使用者和開發者是雙贏的模式,有興趣在web熱潮創業的人或許可以參考看看,週圍出去創業的人,清一色都是做web,相似度滿高的,其實在開發工具和開發產品上有更多空間變化,值得一看。

2006年12月8日 星期五

唯有相信,才有實現的可能

標題和”有志者事竟成”意思雷同,只是語氣中立些。雖然有志者不見得事竟成,但連目標都不訂,更不可能實現。這和”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相似。週圍一些朋友或是後輩,似乎較沒自信,或是不願嘗試做改變。

一路至今,有些想法特意講出來會流於嘴炮,但這些知難行易的事,還是要偶然提及,才會注意到吧。

335寢聚

豬老闆事業愈做愈大,今天回交大開記者會,問大家要不要聚餐。大學畢業後大家都很忙,很難像以前一樣數人一起行動,幾乎變成3、4人的聚會,結果只有阿德、豬老闆和我三人,加上在餐廳洽巧遇到的阿屁,看起來就像335寢聚一樣。

吃飯時遇到不少認識的人,被人誤會我們在寢聚(其實我們只是朋友少而已),事先沒被通知的阿屁只好大聲的說是啊,我們在寢聚,這就是豬老闆和阿德的不是啦,好好的寢版不po,聚會專po在隱版 XD 。聽阿屁說007首部曲不錯看,劇情要思考一下才能懂,索性和大家約下午去看007首部曲。不過撞上金門回來的m4大哥,其他人要和m4大哥吃飯去,和大哥直接交涉破裂,只有阿德、豬老闆和我三人去看007,下午的行動又變名符其實的寢聚 XD

電影還不錯看,最大的敗筆是男主角身材不好、也不夠英俊,女主角不夠正(省演員費啊),一開始的動作場面倒是超high的,比先前看過的熱血節目強上百倍。至於劇情的複雜度...其實普普,我把它想太複雜而有點看不懂,反而被嗆 Orz。

今天有許多有趣的談話,回來後都忘光了,大概都是以前講慣的垃圾話吧 :P

駭客與畫家

書藉基本資料: 駭客與畫家

一兩個月前預約的書陸續來了,手邊有5本左右 Orz。這本目前看了兩章,超有趣的,打算先K完這本書再看其它本。全書以不相干的多篇散文組成,作者好像是hacker吧,我對hacker界不熟,不清楚作者的背景,文章的思路很有意思。

第一章論述青春期的孩子不是因荷爾蒙而叛逆,而是教育體制太糟而叛逆,青春期的扭曲世界,造成欺負人、吸毒許多怪異現象;成績好的人不受歡迎,是因為他們比較想變聰明,而不是變受歡迎,這兩者都很花時間,成年後我們比較有自信不為群眾左右,自然比較不在意受歡迎的事。整篇的分析句句擊中要害,10 ~ 15歲的時候讀,應該很有幫助。

第二章講駭客不是科學家也不是數學家,他們是創作者,更接近畫家的存在。Computer Science和Software Engineering都是奇怪的分類,讓人有許多誤解,把許多性質相異的族群混在一起,駭客做的事不該分屬其中。優秀駭客和偉大駭客的差別,在於後者有同理心。作者引用SICP的一段話(出處見這),帥氣的引言,特此做個記錄:

Thus, programs must be written for people to read, and only incidentally for machines to execute.

引申的討論是,程式本身就該清楚易懂,註解只是像路標一樣,偶而出現的東西。最近寫程式有同感,我現在覺得註解該占1/3程式碼的說法只是上乘的原則,最上乘的原則是程式自身就足以說明,但需要高度技巧,不容易量化,才會有1/3註解這次要但易實行的原則。

第二章對科學和軟工都有精闢的見解,看了心有戚戚焉,之後有心得再陸續寫出來。

2006年12月6日 星期三

助教專用:shell script tips

  • 測程式用可以I/O導到檔案,再用diff -b,diff有許多參數可以處理空白字元的差異。
  • order不同時,將雙方的答案先sort再diff。
  • 若要限時測,可用ulimit -t S,S是秒數,比方ulimit -t 60,之後在這shell下執行的程式都只能跑60秒(user time, not real time),超過會被kill。ulimit另外能限制memory等資源。

參考用script:test.sh

用bookmark網站快速截取主要概念

最近看到link讀一下後馬上收到del.icio.us裡,看一下大家用什麼tag,就知道這網站的keyword (or main idea)是什麼,再判斷是否有回頭看的必要,或收到del.icio.us,通常是直接點別人下好的tag收起來,省事 XD

有些站intro寫得不清不楚,用del.icio.us來判斷真是超有效率的,不過也因用法過於隨便,目前還很少回頭看del.icio.us,反正就當備忘錄大全囉,重要的link再特別記到wiki or blog裡。

實例用法:TinyMCE

這站的介紹寫得滿清楚的,不用靠del.icio.us看也能明白,正好做方法的正向驗證,收進del.icio.us後,會看到tags:”javascript editor wysiwyg html ajax web webdev”,馬上明白這是用JavaScript寫的WYSIYWG editor,像html、web就是上層概念了。

Drupal TinyMCE的部份,tags:” drupal wysiwyg module tinymce editor cms web”,就多了Drupal這套件名的概念,對於看不懂的TAG,可以再看看http://del.icio.us/popular/TAG收了那些網站,或查它的定義,獲得新資訊。

不知所云全員大集合的夢

最近睡眠量增為平均9小時,太可怕了,不知道和睡前聽日文Drama有沒有關,印象中睡前聽日文Drama時,起床都會比較累,反而是思考數學或自省入睡沒有影響。

今早做了個怪夢,成員從小學同學到大學同學都有,先是聽了熱血狂人try的建議,不搭捷運而想先跑過一座橋(車開的那種)再搭捷運到某處看電影,跑過橋的途中遇到運動的兩名女生,是小學時頗有好感的對象。三人邊跑邊聊,途中到一個不知名的地方休息,現在想想,那地方是我讀的小學。在小學裡遇到國中同學tencren和Jacky Chen,聊著邱跑去台灣秋葉原當大熊布偶打工的事,但邱是我我高中同學,和他們兩沒有交集。

中途也有在疑似國家音樂廳的地方和父母碰面,但那地方好像是所國中,還有遇到很多人,整個夢是亂七八糟的歡樂,這表示我懷念舊友的情緒提高了嗎?或著又是冬天的氣息作祟呢?

2006年12月5日 星期二

超high的Fuzzy期中考

Fuzzy期中考的題型為是非、單選、配對三種,open book,但要在一小時內寫將近50題。

拿到題目後,發現有將近50題,馬上明白是場速度戰,和助教確認分數沒有倒扣後,決定以量取勝。考試一開始馬上聽到一堆翻頁聲,大家都在查,考量到時間分配問題,我採用先一口氣攻下是非題的策略,將有疑問的題目做記號,之後再回頭翻講義確認。迅速地拿下是非16題後,發現有記號的題目還不少 XD 。於是我也開始翻,對啊對,確認完前16題後,狀況還不錯,繼續衝單選題。

單選題就機了,有些題四個選項都要算,卡一兩題後,決定太麻煩的題目先用猜的,之後再回頭補算(如果還有”之後”的話)。憑著這股氣魄順利的突破單選,過程一次都沒看錶,在60分鐘50題這種嚴苛條件下,看錶是種資源浪費,幸好這個決策是對的,沒有單選寫到一半出現鐘響聲 XD 。中途很夭壽的是寫了三份點名單,助教怕有人沒簽到,或想加速簽到,減少珍貴的時間。

最後的配對題有點小煩,尤其是選項有十多個,還和題目放在不同頁,很不方便作答,後來根本是用模糊比對來做答,以Fuzzy之道剋Fuzzy考試,憑著這幾天K書建立的index,看到題目或答案後回頭找講義,比對講義內容和題目的相似度,把相似度度最高的填進去 XD

這樣一小時下來,總算寫完了,相當累,要再延個半小時也沒勁,等助教改完才知道成效。這樣的考法滿有趣的,全場就是衝衝衝,刺激又省事,不會有批改爭議,羊說不然向wcpeng提議DS期末考也這樣考,全部考卷給羊改也沒差 XD

PS.寫完這篇,發現若有地方補進”York”,這篇文章就提到lab碩一全員了 XD

2006-12-05 Miscellaneous Information

這回終於稱得上及時資訊了,都是文摘 XD

Funny

  • 看shokaku的版總能增長奇妙的知識,看到這個想不停車也難,未滿12歲請勿觀看 :P

Programming

Game

2006年12月3日 星期日

家族聚餐

今天因外婆生日,親戚們一起吃午飯,和許久沒見的親戚們碰面。

照慣例我和其他同代的表哥表姊表弟表妹們一桌,雖然大家本質上沒什麼變,但久久不見,要找話題聊也挺難的,總不能一見面就來句”吶,你說人生是什麼啊?”,這樣我的認真仔標籤會被貼更深,也不能來一句”最近我看了幾部動畫,超萌的,你們有看嗎?”,一來無法形成話題,還會被加貼上更怪的標籤,但我又不想聊些”最近過得如何,在那讀書,在那上班”,這種很一般性,你知我知,沒啥興趣的話題。

但因為吃中式合菜的緣故,也不方便走動,只好坐在位上想話題,途中有和表哥表弟聊到電腦硬體,其實和資工關聯不大,但大家都認為我們很懂的東西。或是和姊夫表姊聊些升學就業的事,和表妹就不知道要聊什麼了,挺多在女朋友的話題上搭了一下,或是和最小的國三生聊些升學心得,不過該分享的之前都分享過了,老話重談而已。

全場最high的應該是表姊的兒子,三歲半左右,精力過剩的傢伙,在不同年齡層的兩桌之間暢行無阻,這就是年齡優勢啊,過個幾年就沒了,要好好把握。表妹隨口說羨慕研究生的生活,我回說各有各的好,以前不用想太多,念書就是了,有興趣的事隨便做,也不用管有沒有用;年齡愈大,亂玩東西的同時,愈會煩惱有啥用處,時間過去愈多,要考慮的東西愈多。三歲半的年紀,正是什麼都不用想的時光啊。話說回來,我也只有國中後的記憶,小學的記憶只有”看書、打Game、看漫畫”,再之前是比片段記憶還要破碎的片段。思考的事少,回憶也少。

途中有和大家聊到無名小站,我免不了的問一下知道pixnet嗎,幫豬仔打打廣告,結果還是沒人知道,pixnet相對於無名的知名度真是差太多了,PageRank都是6,但一般民眾之間的知名度低很多。就這樣結束了兩小時左右的聚餐,我還是沒抓到和親戚間要聊什麼,對一般人來說是很簡單的事,對我來說挺困難的,等農曆過年再戰吧!

2006年12月2日 星期六

2006-12-02 Miscellaneous Information

忽然想到,Miscellaneous Information直譯的簡稱不就是雜訊嗎? XD

Web

  • AJAX做的web bbs:雖然很威,但不太實用。Web再怎麼樣都不會比BBS快,而且Web化就少了BBS特有的資訊隱密性了。
  • ijliao寫的Google Answers 結束營業:看來用Google服務時也得小心用的人夠不夠多。

Programming

  • Graphviz:source from DK寫的GraphViz。拿來debug應該不錯,有時候得把graph or tree dump出來,又懶得寫轉換程式,輸出成Graphviz用的格式方便多了。

Literature / History

  • 小說「追憶似水年華」電影版介紹):”一個失眠的夜可以花40頁來描述,一個三小時的聚會可以用掉190頁的篇幅”,看起來很有趣的樣子,先試看電影,目前浩然展示中,歸架後借來看看。btw,要怎麼解釋”似水年華”?”似水”還可以理解,”年華”作何解釋?
  • 三國大本營:偶然看到的站,看了孔融的討論和賈詡的介紹,很有意思,不過沒提到暗黑兵法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