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我以為大部份問題有「標準答案」,而不斷地尋找每個問題的「標準解」。兩個人見解不同,必然有人有誤,也可能都不對。在《百人百觀》裡,我才明白不是這麼一回事:
最後我發覺沒什麼最正確、最有道理的事,百人百觀,於是我不會硬把自己的想法套到別人身上,當別人和我抱怨誰的想法不合理,大家都如何,他偏偏不合群,即使我贊同大部份人的看法,卻不會像以前一樣,認為那個特立獨行的人有問題,想說服他。
在《百人百觀 (2)》裡,我才明白不該強加自己的觀念在別人身上,即使我認為自己沒錯,也要尊重別人的見解:
於是我不在意我是否能影響聽者的觀點,有的話,當然很高興;沒有的話,對方可能需要不同的契機來改變,那個契機不是我。也可能這個想法適用於我,不適用於對方。另一方面,我仍然熱於與人討論,百人百觀不意味交流沒有意義,只是不用過於執著自己的想法。
但是直到最近,我才明白自己的想法常常有誤,要能接受不同的看法,從中學習。這個轉變花了我不少時間。先是看了費曼的言論而開始懷疑一切、懷疑自己。我很喜歡他在《這個不科學的年代! 》第一篇裡說的話:
有些人說:「你怎麼能夠活著而無知?」我不知道他們是什麼意思。我從來都活著,也從來都很無知。那容易得很。我想知道的是你如何能什麼都知道。
後來又看了 TED Talk 《Weird, or just different?》,裡面有段話很棒:
Whatever brilliant ideas you have or hear, the opposite may also be true.
我原本對此半信半疑,經過幾次實例驗證,發覺我堅信「絕對沒錯」的作法,仍有一些情境不適用。若能從自己習慣的作法中找出反面的價值,或許會大有幫助。一但認定「肯定如此」後,就失去改進的機會了。
至於前兩篇文章對於溝通的焦慮,現在的心得是,要能開放心胸,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嘗試幾次後,會發覺以前沒想到的事。再來就是去除情緒,就事論事。說來容易做來難,還在持續練習中。附帶一提,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並不容易,不只是情緒上的問題,有時沒類似的經驗,無法明白對方看重的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