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不幸都源自於不能好好一個人待在房間裡,待在自己的地方。」巴斯卡如是說。
上面這段是從香水 p64頁看到的,不知道原文是什麼,網上另外一種說法是:
正如巴斯卡所言:「我發現人的不幸都來自唯一的一件事,不懂得安安靜靜地待在屋裡。」
查了一下,這個巴斯卡和數學上、地科上的都是同一個巴斯卡,這有中文介紹。
btw,香水開頭真是不適合飯前閱讀,一行一字都在寫臭臭臭,偏偏我就是在等餐前讀小說啊。
從wcpeng老師那裡收到的檔案,由Prof. Dongwon Lee寫的slide,好文一推。
好的觀念容易流傳,大家都知道,但做不做得到是另一回事,比方大家都知道”定義、描述、舉例說明”的寫作流程,paper也應該這麼寫,但真的寫清楚的paper還是較少,這篇文章裡提的觀念之前可能或多或少知道了,但經由作者整理並簡短清楚的”定義、描述、舉例說明”,讓我更能看清這些觀念。這篇主要概念在”How to Find the DARN Research Problem?”:
後面還有提到reviewer時間很少,如何在一兩小時內讓他們有興趣深入研讀,比較有趣的是”Broad reference sometimes kills a paper” 。
第三位講者是Jim Gray,Microsoft矽谷研究院研究員,因Database方面的貢獻於1998年獲得 Turing Award。Jim Gray挺有趣的,一上台先喴了聲”Stretch!!”,叫大家起身伸展身體,聽兩場下來確實也累了。Jim Gray是全場唯一有用肢體語言的,可是slide太亂,人站在中間,slide在兩旁大螢幕,搞得我不知道要看人還是看螢幕。講到重點時也會緩慢地配合動作再重覆一次,有點Steve Job的味道,個人頗喜歡的。
前半段介紹科學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以下的階段:
剛好近年來一直搞不清楚Computer Science的science何在,和小時候學的自然科學差很多,不管是實驗設計還是採樣,總覺得Computer Science很像自己玩自己的,加上交大過於業界導向,資料大多是人工的,和自然無關,沒有做科學研究的實感,成天是Problem-Solving,偏偏問題都是人搞出來的,不像在尋求真理。這樣的整理讓我霍然開朗,管它是自然還是人工,都算science啦,不過這也很難界定,不管資料是人為產生還是自然現象,和真理不見得有關,像我對知識的整合很有興趣,這也是人類自惹的麻煩,卻很有意思,帶有高層的思維,另一方面,每個人追求的真理不同,扯遠了。
藉由上述分類和現今的發展來看,跨領域的發展是不可必免的,Jim Gray說明跨領域必備的態度:
配合豐富的肢體語言又重複講了一次,可惜還是沒什麼感覺,經驗不足。
中間我不小心陷入半昏迷狀態,意識雖然清醒卻一句話也沒聽進去,回神時已到尾聲,在講圖書館還是著作的事,提到Peer-Review和Wiki的比較,說各有各的必要性,似乎是很有趣的內容,可惜沒聽清楚。
2006-11-1 Updated:這篇”微軟「二十一世紀的運算」學術研討會”的Science Common有提到我失落的那段,關於學術研究更開放的流傳和審核模式,作者也提出質疑的觀點。
以我看別人Blog的習慣來說,每次看到”點此閱讀全文”就覺得有點麻煩,一頁落落長捲來捲去比較方便,但這回連發幾篇長文,主頁看起來很亂,加入”<!–more–>”後清爽多了。而且加”<!–more–>”不會影響RSS訂閱的閱讀方式,比強迫分頁來得有彈性,先試用一陣子看看。大家給些意見吧 。
先聲明一下,我的寫作習慣是將講者的意思經自己的思考融入後,以自己的觀點描述出來,不見得表示原講者就是這麼說。
第二位講者是姚期智院士 Andrew Chi-Chih Yao,唯一得到Turing Award的華人,相當有學者風範的人,這點在Q&A時特別感受得到,回答問題的第一件事是:”先讓我重述你的問題,確定我是否有弄懂你的意思...”,可惜姚院士是講理論,沒有相關背景很難明白,所以問的人問得莫名其妙,回答時有點雞同鴨講。
我有幸於四下時修了sctsai老師的Randomized Algorithm,加上幾前週在seminar聽到呂及人博士演講,今天姚院士的演講和呂及人博士講的課題差不多,差別在於姚院士用系統化的流程點出”Trust-but-Verify”。
40分鐘左右的演講分成四個段落,可說是今天演講裡最有系統,會讓人想看slide的演講,但是...為什麼不用中文講啊?
主旨是”讓你相信我了解這事”,比方老警探聲稱:”我閒一下就知道誰是壞人誰是好人”,但他無法系統化的證明給你看,他只能藉多次事件證明他確實有這能力(當然,姚院士不是舉這個例子)。比方有兩杖硬幣,一真一假,常人無法分辨,路人甲說他有能力判斷,但很難說明。在你知道答案的前提下,可以隨機取其中一個問路人甲,這是真的還假的,顯然路人甲只有1/2機率能猜對,連玩 N 次都被猜中的機率是 1/(2^N),比方20次全中的機率只有百萬分之一,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有很大的”證據”相信路人甲有能力判斷。
這有很多相關想法,像是密碼學中講的zero-knowledge proof,在不讓對方獲知任何資訊的情況下證明一件事,實例是身份辨別。或是用演化計算(Evolutionary Computation)產生判斷下棋殘局的程式,演化計算的”產物”,通常是人類無法讀懂的程式(演算法),若我們能經由實驗和機率分析得知這個程式以極低的機率(可能比隕石擊中你家還低)完全答對殘局的結果,那我們確實可以相信這個程式有能力判斷殘局,就可以在無法理解卻信任的情況下使用它。
The Interactive Proof Theorem:Any game has a convincing efficient Interactive Proof.
這裡強調的Interactive Proof,是用實測證明,而不是用理論證明,對我來說是是很有新意的想法,用理論的方式證明實務的做法,和一般測試的含意不同,有興趣了解這類思維,可以看看Randomized Algorithm的書。但還是要注意測試的方式確實會影響結果,比方輸入隨機兩個數字給排序程式,測個三萬次都對也只能證明這個排序程式有正確的比大小(comparison)能力,不表示它有能力做一般排序(輸入三個數字以上)。
問題描述:別人寫了500頁的證明,你就得讀500頁的證明才能判斷證明是否正確。希望能做到隨機讀一小段,比方某頁的4行描述,就能驗證原證明有很大的機率正確。
上次呂及人博士講這個時我做一些質疑,呂博士說實際使用沒這麼簡單,要將待驗證的證明轉為Probabilistic Checkable Proofs規定的格式,才能讓Probabilistic Checkable Proofs Verifier驗證。不管是上次還是這次,我都聽不懂。
given program, certificate,verifier(program, verifier) will output true or false,藉由verifier驗證program是否安全,現行的做法是用MD5演算法將program產生很小的字串,下載program後,執行MD5(program),看結果和網站上的MD5 message是否一致。不過姚院士這裡指certifiacte >> program,和現行制度大大相反,在這樣的前提下,想想是否可以不用certificate就能做到驗證,也就是verifier(program)就能做出正確判斷,這個講題和Probabilistic Checkable Proofs相關。
Trust-but-verify,讓人”相信(trust)”的成本是遠低於”驗證(verify)”的,證明很難完成,完成後又很難驗證證明的正確性,理論研究不見得都要用寫證明(proof)的方式做驗證(verify),可以用Interactive Proof的方式使人信服(trust)而願意使用。
姚院士的講題算是這個領域較一般性的說明,之前或多或少聽過,沒能有更多的知識增進有點可惜,但能看到學者風範的談吐,演講和回答問題的態度,讓我直接感受到言教身教,咦?我好像愈寫愈把心中姚院士的形象美化++了 。
第一位講者是Rick Rashid,職稱為Senior Vice President,數學和語文雙博士,介紹Microsoft的研究,像是朋友質疑Microsoft搞研究?但他們真的把研究做起來了,還有demo一些研究中的成果。內容像流水帳一樣,聽懂一半吧,簡略記些關鍵字待查。
這些研究上了多次SIGGRAPH的paper,SIGGRAPH可說是電腦圖學裡的最高conference,前陣子交大資工才頌發十萬元的研究傑出獎給投上SIGGRAPH的學長。看了這些圖像相關的研究,感覺Microsoft將目標鎖在需要更強大運算能力和記憶體的應用,隱含加強和作業系統結合的目的,和Google的策略相反。Google以web為目標,遊離作業系統和Google服務的相關性,這樣才符合Google的目的:”讓全世界的人都能取用全世界的資訊”。
全名是「二十一世紀的運算」,高品質軟體的挑戰。(Computing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Challenge of Quality Software),由Microsoft主辦的校園徵才展示會學術研討會。這場研討會共有五個講題,六位講者中有三位是Turing Award得獎者,演講內容的心得見後續幾篇。
衝著這次的活動,我終於有緣踏入圓山大飯店一步,去年秋天參加ACM ICPC台灣區賽,住的是圓山腳下的劍潭青年活動中心,當時和小豬、豆叔徒步走上來,看到一堆黑西裝和黑頭車,大門貼著告示,大意是”閒雜人等不得入內”,不像一般飯店至少能到大廳晃晃。由於去年參觀過北京大學和紫禁城,圓山內部的中國風裝潢到沒引起我太多興趣,只覺得路彎來彎去,像迷宮一樣,沒人帶不知要怎麼走,到是女服務生都很正,有些還很有氣質。
交大是第一個到,在那閒閒無聊到處找朋友閒聊,後來台清的學生來了,看來就像同學會一般,數數大概有十多個大學同學,相當於每6個人來一人,大部份人看起來沒什麼變,後來入坐時坐在傑屁旁邊,大部份的閒聊繞在傑屁大四上去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的事,感覺伊利諾大學學術風氣很盛,同學們還會組成團體討論專門領域,就像學術性社團一樣。
活動是13:00開始,12:00左右進場,螢幕上一直放微軟亞洲研究院宣傳短片,做得超讚的,聲光效果十足,而且很有質感,一樣是講口號,背景就是比較有質感,像是在古色古香的圍棋室內,或是室內廣場放滿攤開的書,中間坐著一個人說話。
活動開始由台清交校長上台致詞,清大校長第一位上台,講得內容很中規中矩,算是虧到了。接著交大校長上台,校長先介紹什麼是Turing Award,話題轉為介紹交大資訊學院師生人數充裕,全國第一,有很大的意願和Microsoft合作,講了很長一段時間,目的就是拉攏關係。台大來的是副校長,話題旨在說明兩位講者和台大關係深厚,兩位都是台大校友,妻子也是台大校友,還說什麼時候妻子有空一起回台,大家一起來吃個飯。言下之意就是,交大還在拉關係,我們早就有關係了啦。
這次活動有幸看到三位Turing Award得主本人,第一個感想是,大師也是人,外觀很普通 。不過能看到Yao’s Principle和Pascal的作者,感覺挺不一樣的。
前天seminar請來台灣IBM的金克杰博士,金博士是硬體部門的總工程師,講題是:”Server System Design - Usability, Robustness, Performance and Cost”,如同大多演講一般,講得不見得切題,Q&A多問點比較實在,無奈的是我只對IBM軟體部份有興趣,但金博士不清楚軟體部份。
講者有帶到前前前陣子IBM的PC部份賣給大陸廠商的事,IBM現在以server為主,不做desktop市場了,我想到更久以前,Red Hat也是如此,到沒看過有那家做硬體或OS的公司改做desktop不做server,看來還是大公司的錢好賺。這裡說的server不是學生自組PC架的這種,比方server能遠端監控,有任何硬體損壞會自動通知,硬體從IC設計到上面的OS都要一起量身訂作。
也提到IBM的測試相當完備,徹底度是消費者無法想像的,其它公司不見得有做到(所以IBM貴),又提到IBM的客戶很相信IBM,不曾想過改用別家服務,我相信實情如此,這是品牌營造出來後效益,也是維護品牌必須的成本,我聯想到人也是如此,有時會覺得自己堅持一些原則很累,對結果不見得有影響,卻很花時間。轉念想想,也正是這些堅持,才顯得出自己的價值;另一方面,有位學長曾對我說,人格就是無可取代的能力,亦是相似的概念。
將一些Q & A做個摘要。
這次的贈品是標籤筆和計算機,比磁鐵實用多了,標籤筆是一枝難寫的筆,旋轉筆身可以抽出標籤,小巧方便,用完大概無法補貨吧。計算機造型頗有質感,但不是工程用的,這年頭有誰想用一般計算機?至今還沒看過贈品計算機是工程用的,怎麼沒有廠商想到這點?虧這些廠商是科技業的。
似乎鮮少人在自己Blog上聊做研究的事,是因為做研究本身就是與社會脫截的事,寫出來沒啥意思,還是研究生活已夠苦悶了,就別把這擋事記到Blog上?anyway,今天聽到老師說發paper的流程還滿好玩的,我聽到滿多lab是只看journal,不看conference的,不過國情不同,我們lab到是挺看重conference的,當然也會投journal。
老師說一般的時程是2月有VLDB,6月有ICDE,11月有SIGMOD,這三個都是頂級的conference,投過去的paper,接受率大概是10~20%之間,如果有不錯的題目,可以先投VLDB,大概5月會有結果,看看他們給的退回建議(用錢買建議XD),改改paper再投ICDE,10月收到退回建議,改改再投SIGMOD...
投paper不是慎重選好,一擊必殺的遊戲嗎?沒想到還有這種繳學費買方向的玩法,不過碩士生沒這麼多機會玩,想多玩幾把動作就要快。
作者: cplin (家裡的吸血鬼) 看板: cplin
標題: [情報] The inner life of the cell
時間: Fri Oct 20 15:44:20 2006…
–
※ 發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68.197.129.149
→ avle:好美~ 這篇可以借轉嘛 @”@ 推 10/20 19:48
→ cplin:可以啊 不過說明我沒有好好查證 別轉到太公開的地方 推 10/20 20:26
→ chenct:may not be “the fact” 推 10/20 22:31
看到講義寫的讀後感,才想起來我有讀過這本小說,只不過心得全偏向科學,沒注意情緒描寫好不好 。當初是修AI時,聽孫春在老師介紹才去看的,同時修AI和演化計算,讀來對這方面特別有感觸,現在就不同了,當時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已是不同的存在,用引言的方式附上當時的讀後感。
(寫於2005-12-19)
很有啟發性的小說,關於簡單智慧群集表現出的整體智慧(突現),有許多地方仔得思索。
如果個體具有複雜智慧,整體智慧是否會更為驚人呢?我覺得不會,就是因為個體智慧單純,才有整體發展的空間,個體複雜時,團體協調性就差。
就小說來看,”起”的部份有點嫌慢,要看一陣子才會有吸引力,”承”的部份漸漸接到主軸的部份是最精采的,但”轉”的部份有點粗糙,劇情明朗後樂趣降低許多,變為普通水準的小說,結尾則有點過快。
整體來說,算普通好看的小說吧,不看也沒差。
但若想探索一些科學想法,或許可以試試,科幻小說的樂趣在於把不會發生的真實描述出來,似乎不可能,但又好像有可能,因此帶來一些想法的啟發。
科學家的思想有時過死,需要適度的調適 。
蜂蜜與四葉草(Honey & Clover)是我很喜歡的一部動畫,我特別喜愛竹本忽然踏上自行車開始的尋找自我之旅,然而,對竹本而言,他只是想知道「一路這樣騎下去,到底能騎到那裡?」。如同沒有預期的開始,答案不存在的旅行也在沒有預期之下結束,心境轉換只在一瞬,竹本的迷惘、竹本的衝勁、竹本的成長,讓我立即想踏上自行車朝一個方向騎去,重看數次依然如此,只是我仍在原地。
不需要刻意找答案。再者,答案根本不存在,一切都只不過是「自己真的盡情做過了嗎?」而已
途中,大師傅對竹本這麼說。
我總是過於慎重看待每件事,失去放手一摶的衝勁,就在不斷的考慮之中,漸漸喪失放手一摶的資格。我只能羨慕敢衝的朋友,羨慕有熱情朝目標直直邁進的朋友。做研究上,我知道我對一些事很有興趣,但是大學拖了四年,我對它們的了解卻沒長進多少,期待著碩士是個開始,一個深入的機會,也是最後的機會。
路邊休息的竹本,看到飛馳而過的列車--北斗星,竹本憶起童年往事,追著北斗星,直直的向前,回神過來時,人已浮在空中,爽快的飛出坡道。
看過灰藍色海。看過橫過道路的雲的影子。踩單車、吃飯、睡覺,睡醒了又繼續踩...
於是,竹本見到了雨盡的地方,見到一片光亮的盡頭。
這陣子研究的題目是改善交通阻塞,題目愈來愈明確,但我沒仍然沒感受到對這題目的熱情,反而在玩web時對Information Retrieval (IR)產生興趣,我不知道是否又是一次逃避,逃避深入專研一件事的麻煩,畢竟我不曾全心全意深入一個問題過,我再度陷入迷惘,是先完成已投入部份時間並有明確方向的題目,還是跳入一無所知,只對關鍵字產生興趣的領域?
一直沒有察覺...自己的房門竟然是...一道「任意門」。只要打開門走出去,就能到達任何地方。
...
簡直就像傻瓜似的。這種事連小學生也懂。其實我自己也懂,但是...在沒來到這裡以前...我弄不清楚而已。
或許,不再是或許,現在就是放手一摶的時刻。
2004年8月,我和三個朋友一起參加CSIDC的比賽,CSIDC每年的主旨都一樣,做出對社會有益的實品,講求創意和實務。經過三個月的腦力激盪,我們決定做導盲系統,名稱是”Quil, The Blind Guiding System”(Quill System)。概念是在每個導盲磚上放RFID tag,在盲人專用手杖前端放RFID reader,藉由reader讀到tag而能知道盲人所在位置,於是可以提供所在位置簡介、特定位置導航等服務。下面兩張圖依序是架構規劃和Quill Manager(QM)的樣子,可從QM的畫面看到假想的場佈情況,紅色方格表示RFID tag + 導盲磚,由於一些因素,Quill System離我們的目標相差甚遠,結果過了CSIDC初賽,但沒進2005年4月的決賽,過了決賽就能進final 10,可到美國參加總決賽並有豐厚的獎金。
後來我從商業週刊得知,2005年9月日本萬國博覽會裡,有人展示和我們概念極為相似的實品,只有看見商週的文字描述,無緣實地觀看。再之後陸續聽到別人提出相似的想法,這是我第一次深入考慮各種現實面的問題,也是我第一次受到世界競爭的衝擊,”你想得到的,全世界都想得到”。
2004年的那三個月的構思裡,我們另提過做液晶黑板,和tablet相似的用法,但是更大,能直接取代黑板,讓老師直接在螢幕上塗寫,而且可以直接抓screenshot做為筆記給學生用,只要讓黑板和電腦結合,甚至連上網路,有很多功能可以做,不在此贅述。
這個提案首先面臨材料問題,聽說交大有做液晶,但不知要找誰問,一來我們找得不夠勤勞,二來台灣的大學內部合作沒國外這麼積極,這是國內學院的劣勢。這個提案不確定因素太多,最後決定做Quill。今天中午吃飯,聽到新聞報導,有位復健師花了三年做出液晶黑板,從新聞畫面上看,可直接用手指寫字,用手掌當板擦,應該是真材實料,讓我想起這檔老事,於此記錄一番。
btw,就算液晶黑板做出來了,推廣到市場仍有很大的距離,得考量中小學教學設備費和教師對科技產品的適應能力,再實用的產品到了商業化時,面臨的是不同層次的問題,我還無緣接觸到,只是曾經考慮過而已。
參照這裡的說法,在WordPress裡,$post->post_name是$post->post_title經sanitize_title()處理的結果,目的是轉換網址使用,但plugin: Related Post的做法是把post_name和post_content做FULLTEXT索引,用本篇post_name對其它篇的post_name + post_content做匹配,結果是用形同亂碼的標題去找文字關聯度。而原本的post_title的type為mediumtext,不能和content合為FULLTEXT,只好對post_name下手。
從這裡下載改過的code。
修改plugins/related-posts.php,補上urldecode(),將那堆%ab%cd%ef換回中文,也就是將這行
$terms = str_replace(’-', ‘ ‘, $post->post_name);
改為這行
$terms = str_replace(’-', ‘ ‘, urldecode($post->post_name));
這行之後再補上一些斷句的詞,讓標題的單詞會依標點符號拆開
$terms = str_replace(’:’, ‘ ‘, $terms);
$terms = str_replace(’,’, ‘ ‘, $terms);
$terms = str_replace(’.’, ‘ ‘, $terms);
$terms = str_replace(’、’, ‘ ‘, $terms);
…
如此一來,至少能將標題的單詞對內文做匹配,只是標題對標題就不行了,而且內文的標點符號也不會被MySQL拿來分隔單詞。如果想提高內文單詞匹對的成功率,要嘛不用全形標點符號(很醜),不然就在必要的時候先打個空白字元,再打全形標點符號,比方像這樣:” 好書推薦 ”。上句的” 好書推薦 ”前後有個’ ‘,應該會讓這篇匹對到標題有” 好書推薦 ”的文章,比方這篇,很鳥的做法。
另一個做法是硬改sql schema,把post_title的type mediumtext改成varchar(255),加入post_title和post_content的FULLTEXT,再把code改成用post_title去匹配而不是post_name,這樣可以多做到標題和標題匹配,誠徵勇者嘗試後分享。
下午和客服小王子、Manic聊完天,想到好久沒和skylight聊天,就跑去skylight新家。看到skylight展示VMWare Server裝5個OS和Zend Platform + Zend Studio的開發環境,還挺有趣的。
聊到最後覺得一堆東西要學,比方一樣是coding,可以從版本管理工具(ex: SVN)下手,也可以從IDE(ex: VS.NET、ecliipse、Zend Studio)下手,或是從lib(.NET Framework、J2SE、PEAR、Cake PHP)下手,真是個無底洞,工作的確會愈來愈方便,產能也會提高,不知怎麼,想著這些事讓我有深沉的空虛感,這不是我長遠想走的路。
又想到做研究找題目,要有創意,要持續挖深,但有什麼事是別人想不到的,而我做的優勢又在那?隨著目標提高,這類問題的困擾隨之提高,剛才看到這篇MITSO的公演,提到MIT的大學生不見得比台大優秀,但他們認真許多,小時候夢想的MIT,似乎沒這麼遙不可及,問題在於有沒有心要衝。
混亂想著一堆事,感到煩躁和渺小,走出室內,看到交大的夜景,從研二的9F往外望,又是不同的視野。廣大的天空總會讓我內心平靜,隨而覺得一切都不是問題。心情舒暢,沒想到竟能成詩一首:
人生到處知何似?
閉戶沉思不成眠。
月出驚動林中鳥,
聞聲忽見一片天。
第一句借用蘇軾的《與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第三、四句改自王維的《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蘇大鬍子和王維是我最喜愛的文人,他們的作品常說進我的心坎裡,時時拿來咀嚼一番。
雖說寫詩的人不該解讀作品,作品應該保留一定空間讓讀者投射內心,這是中國作品的留白之美,但回頭看這作品,發現自己沒注意到的弦外之音,趕緊記錄一下。
由標題《窗外》和”閉戶”、”往外觀看”來聯想,我還是站在自己的房間裡,只是看著憧憬的世界,沒有踏出第一步的打算。或許一段時間後回頭看這作品,又會有不同的感觸吧。
最近發現我和別人聊的話題有80%以上是web,維生的工作全和web有關,這樣不行啊,專心做研究才是正事。另外這類接近心得隨記的內容,用wiki記比較適合,但wiki的流通性差,也不方便回言,還在看wiki和blog結合(or 搭配使用)的方法
在每一頁wiki page上顯示本頁最後更新日期
我懶得切到history頁面看最後修改日期,又沒外掛可用,只好自己試,作法很簡單
$LastUpdate = "<div id='last_udpate'>last updated at " . @strftime("%Y/%m/%d", filectime("$WorkDir/$pagename")) . "</div>";
<!--PageText-->
:
$LastUpdate
#last_udpate { display: block; text-align: right; font-weight: bold; }
2006-10-23 udpated:strftime()之前補上’@',新增頁面時才不會因找不到檔案輸出錯誤訊息。FALSE = 0 -> 時間顯示1970/01/01,a bad but easy way to fix this.
看到shakalaka的Info Flow格式,覺得頗讚的,來試寫看看,不過我寫的東西既不新,也和資訊八竿子打不著,寫knowledge flow又太抬舉這些內容了,寫data flow完全是誤導人 ,最適合的詞彙可能是blah blah flow。
原本以為這些工具沒可能將我大中華五千年來千錘百鍊的精練文字翻出有意義的內容,沒想到SYSTANS讓我嚇一跳,大家可以抽幾個句子丟到其它網站測一下,會比較有驚奇感。
王維的名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Between the bright moonlight pine illuminates, clear mountains and rivers upper reaches
去年修課時寫的 :”蒼雲青空下,翠山原野間。人生知何似?孤鳥破雲端。”
Under dark green cloud blue sky, between green jade mountain wilderness.
The life knows He Si? Orphaned bird broken high in the clouds.
蘚軾的名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據《苕溪漁隱叢話》中載道﹕「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
When does the bright moonlight have, raises one’s wine cup asks the blue sky
承上,我滿懷欣喜的輸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結果令我既落寞又感到欣慰
Gets up the dance to clarify the shade, He Ssu in the world
後來陸續測了”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人間如夢,一樽還將江月”,”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效果都很糟,SYSTANS的中文詞彙可說是最完整的,將前述的句子丟到其它翻譯網站,會看到一堆羅馬拼音和字詞照順序直譯的句子,看來SYSTANS處理靜態句子的效果不錯,動態性的語句就差遠了。
提到靜態語句,忍不住測了下面這首,看來我大中華五千年的結晶仍沒可能輕易轉換過去啊。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Dry cane. old tree. dusk crow, bridge. running water. others, ancient
road. westerly wind. thin horse. West setting sun under, broken heart
person in horizon.
前三句不斷詞輸進去結果有點不同
Dry cane old tree dusk crow, small bridge over the flowing stream
others, ancient road westerly wind thin horse. West setting sun under,
broken heart person in horizon.
翻身的機會又來囉,上回在”英翻中,線上翻譯測試”敗北的參賽者,這回可望一雪前恥,俗話說得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要做好英翻中,首要做好中翻英(路人:”邏輯不是這樣用的吧”),有些觀眾看了上次的測試,推薦altavista參賽,不過altavista和Yahoo Language Tools同樣是用SYSTANS,翻譯結果一樣。
原文:
我要代替月亮來懲罰你
I want to punish you replace Moon
I want to replace moon to punish you
I want to replace moon to punish you
Yahoo Language Tools (SYSTANS)
I must replace the moon to punish you
大家翻得都差不多,差別只在”要”是翻成”want”還是”must”,個人偏好”must”,聽起來比較有味道。無奈的是,我最鍾愛的Google看來像是來亂的 。btw,我自己翻的結果是”Let me punish you for the moon”,變成”讓我為了月亮來懲罰你”。
將Yahoo Language Tools翻的結果再用Yahoo Language Tools翻回去,這就是所謂的失真吧。
我必須替換月亮懲罰您
也可以試試翻譯古文,其實結果還滿驚人的 (by SYSTANS)
生年不滿百, 常懷千歲憂
The fresh year does not fill hundred, often cherishes thousand year old of sorrow
新年不填裝一百, 經常珍惜一千歲哀痛
Blog推薦:森棚教官的塗鴉
我一直在尋找,能帶給我思緒衝擊的blog,容我帶些偏見來說,談computer technology的blog總是比較容易流傳,web正是他們擅長的舞台,但那不是我在尋找的blog,他們能帶來新訊,卻無法憾動人心。
談computer technology不會不好,對我而言是必要的資訊,只是,我認為自己的眼界太窄,繞來繞去仍在這個圈子裡。我想開拓眼界,擴展自己的格局。
以我較為擅長的computer technology來舉例,有時看到學弟們辛苦的寫程式、做苦工,會覺得這樣的努力不值得,他們應該把時間花在更有價值的事上,看更多的東西提升自己的見解,才不會為了小幅度的提升而感到滿足,這世界上有更多更好的技術在發展,只是還沒看到,也無從想像。或著用較為極端而明確的例子來闡釋,一個慣用selection sort的學生,或許會為發現quick sort而驚異不已,但跳出comparasion based來看,radix sort的威力更是超越quick sort,radix sort的好,不只在效率,更在思維上的翻轉。
方才閱讀”森棚教官的塗鴉”時,我的思緒任意奔馳,像搭在名為世界的列車一般,興奮不已。片刻休息,走出房間看到室友,才驚覺我仍處於台灣的小房間裡。
正常值120 - 200,我109,用顯眼的紅字標出來,真不給面子;四年前新生入學檢查就是低血壓、膽固醇偏低,不過是用順眼的綠色標出來,現在少了個低血壓,這算有所長進嗎?
上網查了一下低膽固醇好像不太好,下週要去複檢,為什麼大一時不記得有複檢這回事
在這不得不提我爸說過的小故事,歷來的小故事裡就只有這個被我牢牢的記住:
若用數字來表示人生,
有錢可以加一個0,有車,可以再加一個0,
有ACG可以加許多0但,只有身體健康,才能代表最前面的1,
無論如何,
沒有前面的1,有再多0,這個數字還是0--改編自: camel老爸的名言
Sub Macro1() ' ' Macro1 Macro ' written by chlo, 2006/10/17 ' ' count rows Range("A1").Select Selection.CurrentRegion.Select row_count = Selection.Rows.Count - 1 ' count result by subtotal() Range("A" & (row_count + 2)).Select ' R3C[-3] means row = 3, column = current selected column - 3 ActiveCell.FormulaR1C1 = "=SUBTOTAL(9,R2C[0]:R[-1]C[0])" ' sum result by subtotal() Range("J" & (row_count + 2)).Select ActiveCell.FormulaR1C1 = "=SUBTOTAL(9,R2C[0]:R[-1]C[0])" ' filter Range("A1").Select Selection.AutoFilter Field:=8, Criteria1:="<>0" Selection.AutoFilter Field:=5, Criteria1:=">=0.1", Criteria2:="<=1000" Selection.AutoFilter Field:=8, Criteria1:=">=100", Criteria2:="<800" Selection.AutoFilter Field:=9, Criteria1:=">=300", Criteria2:="<1000" End Sub
之後執行這個巨集就OK了,或在Visual Basic編輯器裡按F5,
若要對其它excel檔執行,Visual Basic編輯器不要關,打開其它檔案後再切回編輯器按F5
一開始是在bbs寫computer相關的心得,後來覺得不易尋找和分享,用perl寫了個工具把文章轉到web上,現在又覺得讓那些資料這樣躺在茫茫大海的一角有點可惜,把和computer science相關的link貼過來,不知道系上對舊生空間會不會永久保留,不會的話,到時再把網頁搬到和Blog同一台機器吧,前提是要記得這件事...
其中Evolution Computation、Fuzzy、Neural Network屬於Soft Computing,是我從學computer science以來一直很有興趣的領域
其實對於沒學過的人來說,很難吸收較有意思的東西,有學過的人也不會想看淺顯的東西,這種心得是放爽的。或許,除了捕捉自己的想法之外,也在於尋找同好吧
原著:My Fair Lady,1956年的音樂劇,於1964年拍成電影,中譯為《窈窕淑女》,主演是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我很喜歡的一位女演員
劇情描述赫本從賣花女變為上流淑女的歌舞劇,劇中赫本唱歌的部份是請女歌手配音的。所謂的歌舞劇,就是指主角喜歡在沒人時自言自語,唱歌跳舞,路人則是吃飽沒事幹,跑來手足舞蹈兼合音
如果想了解赫本的魅力,強力推薦《第凡內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立即體會何謂Elf-like girl
本作之中,我最喜歡劇中95分時左右,赫本的追求者唱的那首,”On The Street Where You Live”,難得唱了這麼感人的一首曲子,還是個小跟班下場(沒人的時候唱再好聽,赫本也聽不到啦)
On The Street Where You Live
I have often walked down this street before
But the pavement always stayed beneath my feet before
All at once am I several stories high
Knowing I’m on the street where you liveAre there lilac trees in the heart of town?
Can you hear a lark in any other part of town?
Does enchantment pour out of every door?
No, it’s just on the street where you liveAnd oh, the towering feeling just to know somehow you are near
The overpowering feeling that any second you may suddenly appearPeople stop and stare, they don’t bother me
For there’s nowhere else on earth that I would rather be
Let the time go by, I won’t care if I
Can be here on the street where you live
從2:03開始
trace php code時,了解DB Schema是件困難的事,用phpMyAdmin看會對架構有點頭緒,但不容易掌握DB操作的流程,也不容易了解各個table之間的互動,比方註冊一個帳號到底動到那些table的那些field?通常會填入什麼值?
較有規模的php套件應該都會集中用db_query()之類的函式執行SQL指令,所以就在db_query()裡寫入log function,再決定把SQL指令寫到暫存檔或是輸出到web,下面是我改SMF的例子(相當粗糙的改法,抓精神就好)
in Sources/Subs.php:
// 自訂的log function function my_log($function, $string) { global $boarddir; $log_file = "my_log/log.txt"; if (($fw = fopen("$boarddir/$log_file", "a")) == false) { echo "cannot open '$log_file'<br />\n"; return false; } if (fwrite($fw, "<$function>: $string\n") === false) { echo "cannot write to '$log_file'<br />\n"; return false; } fclose($fw); }
// Do a query. Takes care of errors too. function db_query($db_string, $file, $line) { ... $ret = mysql_query($db_string, $db_connection); // add by chlo, 2006/10/03 $log_level = 1; if ($log_level == 2) { // log all sql my_log("db_query", $db_string); } else if ($log_level == 1) { // log insert,delete,update if (strstr(strtolower($db_string), "select") == false) my_log("db_query", $db_string); } // -END- ... }
上面的$log_file和$log_level放到config檔或$_SESSION裡會漂亮點,也可以加上$output的設定,決定要寫入檔案還是web顯示。
於是我們可以修改$log_level決定log DB操作的種類,實際操作SMF,再到my_log/log.txt看操作結果,藉由這樣的作法,很容易就能了解database。自己刻系統時也可以這麼做,方便確認SQL語法有無寫錯
從擔心資訊爆炸開始以來,就一直秉持資訊分享的精神,我認為分享所學和討論才是最有效率的做法,但也擔心我的優勢何在
如果藉由資訊分享,我能花一個下午取得別人一週讀來的知識,那我花一週讀來的價值是什麼?是否應該讀取不易取代的知識,又該從何下手?
學長回答我,好的知識應該是容易轉移的,盡管如此,別人用一個下午取走的,只是知道它們,沒有這一週的思考,他們無法活用,不論學什麼,核心價值在自己的思考
盡管如此,一樣在思考,什麼東西才是最值得學習的?Steve Jobs對2005年史丹佛畢業生演講裡提到:
你不能預先把點點滴滴串在一起;唯有未來回顧時,你才會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
所以我們能做的只有認真過日子,或用Steve Jobs的贈言來說: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找出自己的最愛,有熱情、有正面思考
經過漫長數年的尋找,我發現答案卻是每個人早知道的事,只是它是如此的簡單平凡而令人質疑,直到參考眾多傑出人士的心得,反覆思考與人討論,才相信無可取代的能力就是如此。
以前的我會認為這段過程毫無價值,然而現在的我,明白我獲得的不僅如此,而是從知道(know)的層次提升到了解(understand),並且更積極的實踐它們
每個人看重的方向多少有些差異,精神上卻是相似的,比方人格、獨立思考、懂得提問題、態度決定一切,很慶幸sltaso老師把該說的都講完了,有興趣咀嚼一番的人可以參見研究生的學習與訓練,看之前別忘了按個兩下Ctrl+’+’ XD
引用sltsao該文裡的部份內容:
五,蒐集與整理資料
身處與資訊爆炸的時代,資料的整理遠比資料的取得來的重要,不經整理的資料,永遠都只是資料,不是知識,透過同儕或是相同領域專家的激盪與討論,遠優於埋首苦讀。
五,學習思考:
”資料和知識最大的差別在於,資料是別人整理的,知識是自己整理的。打開書本閱讀和閡上書本思考是一樣的重要。”
我真正看完的論文少的可憐,絕大部分的論文只看Introduction就停下來。但是重點是我花了遠超過讀論文的時間在思考論文想要討論的問題。
六,發掘問題:
一個東方的小孩回家,父母會問他的小孩,今天在學校回答了幾個問題,一個西方的小孩回家,父母會迫不及待的問他,今天在學校問了幾個問題。
剛才新裝了兩個plugin,一個是FeedBurner,另一個是Mullet,Mullet的作用是針對Homepage、Page等不同種類頁面產生不同數量的recent posts list,可以從我的Blog首頁最下方看到使用的樣子
我不想用excerpt,又嫌全部顯示全文太長了,像這樣顯示最新5篇的全文和後20篇標題,看起來還不錯
有裝Pagebar的人要注意一下,pagebar裡的每一頁都算Homepage,變成第二頁以後還是顯示一樣的recent post lists,看起來很怪,可以改一下plugin/mullet.php的code,把
if (is_home()) {
換成
if (is_home() && is_paged() == false) {
在系計中做DS教學slide時,DK給了字型建議,說Courier New等寬,適合用在code,經過一番嘗試發現,加上Bold屬性,根本就是蔡神教計概時用字型,解開大家多年來的疑惑
Courier New + Bold排版清楚,很適合用在code上,但用在Blog窄窄的空間裡,容易造成斷行,做slide適合用Courier New,Blog上還是沿用Arial好了
PS.Programmer’s Font有些討論,優雅的排版外加豐富的配色,screenshot才是王道啊
今天應該趕paper進度才是,又跑來調Blog寫Blog,我大概得了Blog成癮症候群
看到DK這篇字形的問題,努力的比對了一下,之前就覺得DK的Blog看起來比較順眼,原本以為是配色問題,沒想到是字體(字形)
我喜歡Arial的厚實緊密感,但英文夾在中文裡面時,看起來很醜,索性把內文字型改成DK用的(Trebuchet MS),右側像Category只有英文,用Arial看起來就滿不錯的
至於內文字體大小,我喜歡阿修的部落格這種,看起來比較有質感,為避免字太小不好讀,行距(line-height)和段距(margin-top、margin-bottom)要調好
另外DK那篇裡,V!c提到先指定英文字型再指定中文字型,就能讓中英文用不同字型
改了這麼多,大多時間也是用Bloglines在看Blog啊,這沒影響啊 XD
06/10/12 updated:看到Kej’s weblog用Georgia後,決定跳槽改用Georgia,不過Georgia的數字真醜啊,反正數字常出現在code裡,code用Arial就沒差了
第一次聽到Web 2.0這詞,是一個月前group meeting的時候,當時老師下的結論是,Web 2.0的核心在社群力量,大量使用者在提供內容
技術狂如我等,心裡稍稍不以為然,這說法既抽象了又顯而易見,從系統層面(比方有用AJAX、支援RSS)來定義較明確吧?經過這一個月的”試用”,我明白老師說的對,核心在社群(老師說的我都有在聽啦)
國中時上網(約10年前),以為Internet只有奇摩而已,照著奇摩的分類一個個看,一會兒就感到厭倦,搞不懂上網有什麼好玩。事後回想,確實如此,從概念來看,對使用者而言的”Internet”僅止於他能接觸到的,如果使用者只知道奇摩,對他來說網路世界就只有奇摩,如果他知道Google,也許能看到半個世界
高中時聽學長提到Google,當時國內還沒什麼名氣,對它的印象只限於搜尋很快,還很屌的秀出”約有36,300,000項符合camel的查詢結果,以下是第 1-10項。 共費0.15 秒。” ,後來的7年歲月裡,Google能踏及的世界,就是我的Internet
雖說如此,Google的世界限制在我打入的關鍵字,操作的人不靈光,Google大神在威也沒辦法,於是網路世界縮水了,縮水成我有興趣、我擅長的領域,此消彼長,世界愈來愈窄
社群的力量,在於整合所有人眼中的世界,個人網站的做法太慢、太難傳遞 ,Web 2.0這一波突顯的是資訊傳遞速度加倍倍倍(兩個”倍”可能是打錯,三個”倍”就是故意的),於是接觸的世界變廣了
這幾天花特別多時間在看別人的用法,舉幾個例子:
從最多人收藏的書籤裡,我找到兩個有趣的網頁設計站台(這用關鍵字查半天也查不到,前提還是我有念頭去查)
可以從這裡看到我的書籤,不過我把它當暫存區用,看到有趣的東西就丟進去,擇日再看,稱不上”收藏”二字
以前我不知道上那裡找有趣的Blog,不知道怎麼整理,以致遲遲沒讀/寫Blog,Bloglines讓我完全改觀
Bloglines有分享訂閱,比方從糟糕的Manic的Bloglines訂閱中找到The Babes of flickr,或從自己訂閱的Blog裡,看”related feeds”,找出其它訂此Blog的人大多訂那些Blog,就能挖出一層層新世界,後來還嫌東西太多看不完,這之中有很多是我從沒想過,更沒可能知道的事。這裡是我的Bloglines訂閱
我很喜歡xxxHOLiC裡的一段話:
如果你這麼想的話,就會變成那樣喔! 如果你自己已經決定...那就已經決定了! 如果你自己還沒決定...那就還沒決定! 「我不懂妳的意思...」 所謂的「世界」啊! 雖然是無限寬廣,其實卻很小! 只限於自己看得見的範圍、聽得到的範圍、 手碰得到的範圍、感覺得到的範圍── 世界啊! 它並不存在,而是靠你自己創造出來的! 「妳說的話我完全不懂!」 沒關係!你就保持這樣吧! 從今以後, 你開始慢慢創造自己的世界就好了...
老師說讀paper要像吃飯一樣,形成日常生活裡的一環,結果5天放假下來,一篇paper都沒讀完,Blog到是多寫了幾篇
從The Free Group 線上翻譯抽幾個網站來試
原文:
we look for a constrained system optimum in which no path carrying positive flow between a certain origin-destination pair is allowed to exceed the normal length of a shortest path between the same origin-destination pair by more than a tolerable factor.
我們找最好的制度約束沒有積極執行路某流來源,對目標可超過正常時間之間的最短路徑一脈相承的目的,對承受多因素.
請輸入200字以內!
我們找尋一個強迫的系統最適宜在哪一個沒有在特定的起源-目的地的雙之間傳達積極的流程路徑被允許在多於一個可容忍的因素相同起源-目的地雙之間超過短的路徑的正常長度。
我們尋找道路運載正面流程在某些起源目的地對之間由更多比一個能忍受的因素不允許超出一個最短的道路的正常長度在同樣起源目的地對之間的拘束的系統最宜。
原文不知如何寫出這麼莫名奇妙的句子,就算翻對了也看不懂吧。還有,不是把相近的詞拼在一起就能看懂,中文還是有中文的文法啊
老師說Lab要買一個來玩玩,於是開始可怕的調查之旅,像我這種沒錢又沒興趣看高科技產品的人,對行動裝置是一無所知,所幸有強大的Yahoo!奇摩知識,省下許多找資料的時間,這樣查了又查,在各大報價網站、製造公司、討論區、Google和Yahoo!奇摩知識之間穿梭,加上朋友的說明,終於了解這一堆名詞的意思,也比較清楚要怎麼買了
下面是統整後的關鍵字心得,可說是精華中的精華啊!懶得翻成白話文了
買導航裝置,如何找一台你自己需求的導航用裝置
導航裝置 車上導航專用機 mobile device + GPS + guiding software + Internet(optional) movile device PDA: small computer, wifi Phone: talk everywhere, GSM => GPRS PDA Phone / Smart Phone: hybrid device PDA Phone: PDA based + phone function, look like PDA Smart Phone: phone based + PDA function, look like phone basic: GSM advance: GPRS, 3G, Wifi Bluetooth: short range wireless,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product example: GPS, earphone GPS embedded in PDA: Dopod p100 Bluetooth GPS guiding software PAPAGO R12 (the best), only support Pocket PC Pocket PC OS or device Internet GPRS: expensive 3G: $850/month 3G card: PCMCIA (few PDA has PCMCIA) 3G card on notebook 3G Phone <-> Bluetooth <-> notebook
公司品牌太多很難找,先鎖定Dopod產品
對導航的主要需求 mobility -> 3G the best guiding software -> PAPAGO R12 -> Pocket PC(OS) 導航裝置組合的例子 (2006/10/10) PDA Dopod p100: including GPS ($9000-) PDA Phone Dopod 900: including 3G ($25000+-) Dopod cht 9000: including 3G ($20000+-) Smart Phone Dopod 595: incuding 3G ($14000+-) GPS + PAPAGO R12 ($4000-) PAPAGO R12 ($2000-)
程式語言包含語法(syntax)和語意(semantic),但就算把兩者學熟,仍然寫不出好程式
寫程式的最大問題是不知怎麼寫才好,通常這可以從共事的強者或好的source code中學...以下略
這本是教PHP語用的書,比方
每一部份都提供網址做延伸閱讀,相當適合放在手邊待查
這類教語用的書都是適合有基礎的人看,個人覺得從網路上找些PHP文件入門,大概寫寫之後,就能買這本書來看了
程式語言包含語法(syntax)和語意(semantic),但就算把兩者學熟,仍然寫不出好程式
寫程式的最大問題是不知怎麼寫才好,通常這可以從共事的強者我同學或好的source code中學習,或從cookbook之類的書查code idiom,最近source code search engine愈來愈方便,也是查詢的好管道,但從code挖知識還是不夠方便
Effective Java是教”語用”的書,說明怎麼寫最好,將老手整理分類好的知識配合簡單例子直接說明,以達到最佳學習效果
愈寫愈覺得我在賣書XD,看過Java入門書,會寫一些Java後,強力推薦看這類教”語用”的書